四、实验室诊断
1.白色念珠菌检查
刮下嗉囊黏膜坏死物制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到革兰氏染色阳性,有酵母样真菌和假菌丝。
2.传染性浆膜炎的检查
镜检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鸭肝、心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菌体呈椭圆形,单个或成双排列的阴性杆菌。
细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鸭肝、心渗出物,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放入厌养缸培养24小时,可见圆形、隆起、光滑、奶油状、半透明的菌落。取此菌落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
药敏实验 取典型菌落均匀涂于普通琼脂平板上做药敏实验,结果该菌对氟苯尼考、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不敏感;对磺胺甲恶唑、新霉素、小诺霉素比较敏感。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鸭白色念珠菌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
五、防治措施
1.鸭浆膜康1号(磺胺甲噁唑)按100克对水100公斤,上午饮水,连用3天;下午用1:2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4天。
2.制霉菌素按每公斤饲料加入0.2克,白天使用,连用4天,四季肠乐散每袋500克+复合维生素B拌料80公斤,晚上使用,连用3天。
通过以上治疗方案,3天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4天后完全好转。
六、体会
1.笔者分析该场发生白色念珠菌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鸭舍潮湿,通风不好等造成的,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
2.一般情况下,鸭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初期死亡率并不高,但感染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到发病后期或继发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时,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平时要有计划的做好药物预防,不能乱投药,避免使用过多的抗菌药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