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情况
2004年11月我站从某养鸡场购进25只海兰褐鸡,15月龄,发现其中有两只鸡腹泻,粪中含粘液或带血,高度衰弱,消瘦。
2 部检变化
剖检病鸡,见小肠壁肥厚、充血,并充满粘液,肠内容物混有许多白色粒状的虫体,整体呈舌形。
3 实验室检查
对肠内容物进行水洗沉淀处理收集虫体,40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成虫短小,仅有0.5~3.0mm长,由4~9个节片组成。100倍下直接压片可见头节小,顶突和吸盘上均有小钩,但易脱落。经制片、染色观察生殖孔规则地交替开口于每个体节的侧缘前部。雄茎囊长,可达体宽的一半以上。睾丸12~15个,排成两列,位于体节后部。孕节子宫分裂为许多卵囊,每个卵囊只含一个六钩蚴。感染强度30条/鸡。
4 讨论
4.1 预防绦虫病应改善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扑灭中间宿主尤为重要),注意鸡舍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鸡粪,避免饮水和食物受到粪便的污染。在流行区,对鸡进行定期驱虫,对鸡舍严格的消毒。随时注意感染情况,对鸡只和购入鸡及时驱虫(每年2~3次)。
4.2 治疗此病常选用硫双二氯酚100~200mg/kg,氯硝柳胺50~60mg/kg、吡喹酮20mg/kg和丙硫咪唑30~50mg/kg,其中吡喹酮效果最好,内服后几乎全部由消化道吸收,体内排泄迅速,连续用药无蓄积现象,产蛋期使用对产蛋率无任何影响。经使用后,可彻底驱净体内绦虫。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