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严重影响禽类生产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非典型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大肠杆菌病以及支原体病等。这些疾病发生时,往往不是单一发生,而以多病原混合感染形式出现,给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上述疾病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非典型新城疫
非典型鸡新城疫主要发生于已经做了鸡新城疫免疫但抗体水平不高或不均衡的鸡群,有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群和常有本病发生而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鸡场。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冬、春季最常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差异很大。
临床常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咕噜”声;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品质下降,种蛋孵化率下降;有些病鸡排出黄绿色粪便,常有零星死亡;有些病程长的病鸡有歪头、扭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鸡群精神状况不佳、生长发育迟滞。病变主要是喉头、气管充血、出血,粘液增多,少量病鸡的腺胃粘膜、乳头有少量出血点以及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小肠呈卡他性炎症,有时肠粘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但这些典型的病变较为少见,一般呈非典型病变。
以弱毒疫苗(如新—支二联弱毒苗等)进行基础免疫后再用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但要根据本场实际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且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大肠杆菌病
本病主要发生在集约化养禽场,各种禽类不分品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特别是幼龄禽类发病最多,如处于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冷过热或温差很大,有毒有害气体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临床常见症状有:
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
该病型主要通过垂直传染,病雏突然死亡或表现软弱、发抖、昏睡、腹胀、畏寒聚堆、下痢(白色或黄绿色),个别有神经症状。
心包炎
大肠杆菌发生败血症时发生心包炎。心包炎常伴发心肌炎。心外膜水肿,心包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粘连。
防治本病,首先要科学饲养管理,禽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
其次加强消毒工作,种蛋、孵化厅及禽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以降低种蛋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的几率,避免污染孵化室;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饮水中应加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乳头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灭鼠、驱虫。
第三,要提高禽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活佐剂苗。
搞好其它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非典型鸡新城疫、低致病力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在临床上的共同点是均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罗音、张口伸颈呼吸等,剖检均可见喉头、气管充血出血。非典型鸡新城疫、低致病力禽流感则都有部分病死鸡的肌胃、腺胃粘膜出血。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非典型鸡新城疫一般没有眼睛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眼睛失明,胰腺出血坏死;低致病力禽流感则独有胰腺的出血、坏死以及部分鸡跖部磷片出血;而传染性喉气管炎除了呼吸道病变外,一般没有肌胃、腺胃粘膜出血及胰腺坏死等消化道的病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