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鸡蛋保护价为何撑不住
时间:2009-12-18 13:38:23来源:作者:山峰

    前段时间,有的城市为保护蛋农利益而制定了鸡蛋最低保护价格。最 近,这一保护价已被突破,如市里规定每500克鸡蛋保护价为1.8元,而 一些农贸市场卖到了1.65元。人们的担心变成了事实。其实,这应该是
情理之中的事。
    实行最低保护阶,是为了使鸡蛋价格维持在最低成本线以上,使蛋农 不至于赔本。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市民的利益。因为,如果鸡蛋价格猛 跌,造成供给量急遽减少,价格很可能会反弹。但是,用最低保护价能否 实现上述目标,则值得考虑。因为,鸡蛋价格基本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价格持续下跌,肯定是因为供远大于求。设定一个最低保护价,表面上看, 是维持了鸡蛋价格,使蛋农利益不致继续受损。问题在于,这样的价格并 不能反映市场交易实际,在明知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鸡蛋的情况下,市 民可能对其不予理睬。另一方面,在强大的供给压力下,蛋农和中间商为 了让手中的鸡蛋尽快出手,可能宁愿少赚点,甚至赔点钱也卖,少赔总比 卖不出去强,所以,他们可能对“最低保护价”也不领情,总会想方设法, 突破“界限”。最低保护价,也就很难起到预期的作用。不仅如此,最低保 护价还可能会给蛋农一个虚假的价格信息,鼓励他们扩大生产,造成更大 的供给压力。
   在短缺经济时代,我们有一套对付涨价的行政办法。如制定一个最高 限价,管住销售渠道,对商品实行配给。这些办法,曾经运用得驾轻就熟, 但在买方市场之下不太管用了。因为你可以制定最低限价,但你不能限制 居民的最低消费需求。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 家往往用补贴、限制产量的办法,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产品供求。骤然 遭遇买方市场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探索一个较长的时间,但不管怎样 探索,方向应该是明确的,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运用经济手段,而不再 是单纯的行政手段。

 
 
资料来源:《中国饲料》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