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种鸭的管理要点
樱桃谷肉用种鸭第一个产蛋期可分为4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26-30周龄为产蛋前期,31-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9-66周龄为产蛋后期。在这4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产蛋初期和前期
青年鸭开产时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重点是尽快把鸭群的产蛋率推向高峰。
一、营养方面 根据鸭群产蛋率上升的趋势增加其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饲喂量,以满足其产蛋的营养需要。在种鸭20周龄时开始使用产蛋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由15.5%逐步上升到19%,饲喂方式过渡到自由采食,采食量一般从鸭群见蛋(21-22周)开始按每只鸭每周增加6-10克的幅度供料,促使鸭群产蛋率迅速上升到高峰。
二、看蛋重的增加趋势 鸭的初产蛋重60克左右,到30周龄应达到标准蛋重(85-90克)。产蛋初期和前期,蛋重都在不断增加之中,增重的势头快,说明管理较好,增重势头慢或蛋重高低波动,要从饲料营养及采食量上找原因。
三、看产蛋率的上升趋势 本阶段鸭群的产蛋率是不断上升的,最迟到种鸭32周龄,产蛋率应达到90%。产蛋率如高低波动甚至下降,应注意鸭群的健康状况、饲料的营养浓度及饲料是否发生霉变等。
四、注意体重变化 樱桃谷肉用种鸭20周龄的标准体重:母鸭3125-3150克,公鸭4105-4130克。产蛋初期和前期,每周要进行空腹称重。若鸭体重稳定,说明饲养管理恰当,若鸭体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增加,说明管理有问题。在此期间应重点防止种母鸭营养不良、鸭体消瘦,但同时应防止自然交配的种公鸭过肥。
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运动场及周围环境要每天进行1次药物消毒,鸭舍内保持清洁干燥,在产蛋率达50%和90%时有必要对鸭预防用药,一般用0.2%的强力霉素原粉拌料饲喂。
产蛋高峰期
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高产,力求将产蛋高峰维持到种鸭48周龄以后。
一、营养上满足高产的需要 此阶段种鸭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可达到20%,同时适当添加蛋氨酸和胱氨酸,要求含量在0.68%以上。要补充适当的钙、磷,并在其日粮中拌入维生素A、维生素D和鱼肝油等,也可加入骨粉或在运动场上堆放贝壳粉,让种鸭自由采食。夏季适当投喂青绿饲料,增加种鸭食欲,确保每只鸭日采食量达240克。
二、饲料喂量应适当控制 此阶段每只种鸭的日采食量为225-250克。若喂料过多,一方面造成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引起种公鸭过肥,影响种蛋受精率。
三、注意鸭群的健康状态 产蛋率高的鸭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的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这种鸭的产蛋率不会下降;如鸭精神不振,不愿下水甚至下沉,说明鸭营养不良或有疾病,应立即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或进行疾病防治。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应激影响产蛋率和种蛋品质。
产蛋后期
一、补充蛋白质和矿物质 此阶段要给种鸭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提高其日粮中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观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变化,如出现蛋壳质量下降、蛋重减轻时,可增补鱼肝油和无机盐添加剂,最好另置无机盐盆,让种鸭自由采食。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鸭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及时淘汰残、次种鸭以及停产母鸭。
二、适当减料 由于此时种母鸭已完全体成熟,蛋重保持稳定,对营养的需求开始减少,应随着其产蛋率的下降酌情减料。
三、防止管理出现波动 对种鸭每天保持16小时的光照时间,如鸭群产蛋率已降至60%,可以增加光照时数直至淘汰。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尽量保持稳定,避免大的波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