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提高种鸡均匀度的饲喂措施
时间:2010-03-08 16:49:32来源:作者:陆飞
    均匀度是指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程度,包括体重、体型、性成熟等诸多因素,以体重的整齐性(标准体重±10%)最为重要。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种鸡产蛋率上升快慢、高峰持续时间长短、全期产蛋数、蛋重一致性及产蛋期的死淘率等。尤其是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快,脂肪易沉积,体重难控制,提高其均匀度显得更为重要。

    把握控重原则  种鸡体重控制的原则一般是:前6周龄在标准体重范围附近的中限,7—15周龄在标准体重的下限(其中7—12周龄的体重在饲限体重范围的下限下降、12—15周龄的体重增长沿标准体重的下限上升),16周龄到开产前2周在标准体重的上限。

    制定限饲制度  种鸡的限饲方法很多,不同体重的限饲程序亦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即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限饲方法,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应用最多的限饲程序是:3—6周龄每日限饲,7—12周龄四、三限饲,13—23周龄五、二限饲或六、一限饲,24周龄后每日限饲。最好不用二、一限饲,因为他对称重、喂料及工作安排不利。

    准确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要及时、准确、有代表性。一般从第3周起每周称重1次(产蛋高峰期每2周称重1次)。使用的量具有感量越小越好,以10克或20克的小刻度为宜在鸡舍的8个不同位置取样,鸡数一般占全群的5%—10%。称重要求鸡空腹,以早晨称最好,可在周末或限饲的停料日(每周同一天同一时间)进行,逐只称重、作记录。

    逐渐调整投料  在饲料营养全价、平衡的前提下,根据鸡群上周的平均体重、喂料参数、体重的增长幅度和趋势,调整下周的投料量。调料的幅度要小,速度要慢,以保证增重的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对超标准体重的鸡,可继续上周的用料量或减少增料量;低于标准体重的鸡,适当提高下周的增料量,但每次增加不能太多,每只1—2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投料量绝对不能减少,否则在调料后3周会产生应激。此外,还要在限饲日饲喂谷粒,每只鸡从4周龄起3克增至开产时9—10克,以利于鸡群正常生长发育。

    合理分群调群  一般在2周龄或鸡群均匀度太差时进行全群称重,按照标准体重分为大、中、小(或超标、达标、欠标)三群。分群后,主要是通过调整投料量来调节体重。最好每3天称重1次,将大、小群中体重达标的放入中群,中群中体重超标,欠标的放入大、小群,使中群的鸡数越来越多,从而提高均匀度。需要注意,育成期的鸡应激较为强烈,尤其是18周龄后生殖系统的发育正处于关键时期,不得再进行调群工作。

    公母分饲缩差  由于公鸡和母鸡所需饲料营养成分、采食速度、采食量有所不同,故在育成期将公母鸡分群饲养,对提高均度十分重要。合群时主要是防止公鸡吃母鸡饲料,使之过肥而母鸡体重则不达标,影响生产性能。根据公鸡比母鸡腿长的特点,可将料桶吊高,促使其跳跃,得到锻炼;因公鸡比母鸡头大,故可在母鸡的料槽上加限制网,使之吃不到母鸡料;还可对公鸡提前饲喂,使其早吃饱,减少吃母鸡料的可能。

    此外,在饲喂过程中特别是限饲后,要保证投料时有足够的槽位,以免有的鸡抢不到饲料,造成体重不均或伤亡过大。一般来说,槽位于由育雏期的每只5厘米,逐渐增加到每只10厘米,15周龄后增加到每只15厘米。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水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