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防治仔猪副伤寒
时间:2010-04-22 10:41:45来源:作者:赵慧
          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小猪,是仔猪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如不及时防治,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慢性为主要病型,急性型多发生于断奶仔猪。慢性型仔猪发病后体温升高达40.5℃~41.5℃,以后发热幅度不定,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小便赤黄,眼结膜充血,个别发生角膜混浊,病初便秘粪便多呈球状,后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混有血和粘液,后期由于下痢脱水而消瘦,有的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或痘样湿疹,一般病程为2~3周,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急性型仔猪发病后突然体温升高,达41℃~42℃,趴伏喘气,耳、鼻、颈、腹部和四肢弥漫地呈紫蓝色,呕吐、腹痛、便秘转腹泻,粪便恶臭带血,一般病程为1~5天,死亡率极高。     二、防治措施   预防此病的发生,应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要及时对20日龄仔猪进行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的肌肉注射或口服,免疫保护期为9个月。若发现本病时,应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消毒,对病死猪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治疗一定要注意早治,用药时尽量两种药物合用或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此病的预防效果不错。如果仔猪已经发病,可选用土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黄连素注射液中的两种药物采取肌肉注射,同时选用氨基比林注射液等解热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早晚各一次,用药3~5天,必要时还要配合VB 2 注射液进行注射。  
  • 关键词搜索: 副伤寒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