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鱼类浮头的化学急救法
时间:2010-05-11 08:56:14来源:作者:王敏生
       许多养殖户鱼塘没有增氧设备,或者特殊情况下,人力、物力条件不具备,鱼类浮头来不及增氧,而一旦鱼类浮头严重发生,会造成全塘鱼死光,引起毁灭性损失,可选用化学急救法解救。化学急救法解救鱼类浮头,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立竿见影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如下:
  
  一、复方增氧剂急救法 复方增氧剂主要成份是过碳酸钠和沸石粉,含有效氧为12%~13%。施用方法以局部水面为好,将药粉直接撒在鱼类浮头最严重的水面,一次施用为每亩4千克~6千克,一般半小时后可以平息浮头,有效时间能保持6小时。
  
  二、过氧化钙急救法 过氧化钙含有效氧为22%,施用时将过氧化钙搓成粉末,每亩施用3千克~5千克。该药品入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氢氧化钙能增加水体钙质,提高水体pH值,使底质疏松透气,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氧气直接迅速增加水中溶氧,解救鱼类浮头。
  
  三、过氧化氢急救法 过氧化氢含有效氧为47%,每亩可用1千克~..5千克直接洒入鱼池。由于它的不稳定性,会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具有良好的解救鱼类浮头效果,但没有改良水质的作用。
  
  四、“速效鱼浮灵”急救法 用量为100千克鱼施放1千克“鱼浮灵”,兑水稀释后泼洒。
   (四)日常管理。主要是田水的调节。要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点,兼顾鳝鱼的生活习性,采取苗期、分蘖期稻田水深保持在6-10厘米;分蘖后期至拔节孕穗前,轻微搁田一次;拔节孕穗始至乳熟期,保持水深6厘米;往后,灌跑马水与搁田交替进行。搁田期内,围沟和厢沟水深要控制在15厘米左右,并要经常更换新水。其次是,要经常下田观察鳝鱼摄食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剂饵料或施药治病。再者,水稻施肥或洒药时,要首先把鳝鱼诱至沟内安全水域,并选用低毒无残留的肥(药)。此外,还要经常检查田埂及灌、排水口的防逃设施,发现毁损,要及时修复、更换。
   (五)疾病防治。稻田鳝鱼较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有两种。一是细菌性皮肤病。5至9月为流行季节。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鳝头常露水面。病情严重者,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而死亡。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田,消灭病源;引用洁净水源,防止水质污染;每50公斤鳝鱼用磺胺噻唑0.5克与饵料掺拌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二是水霉病。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使体表受伤感染所致。肉眼可见伤处长霉。防治方法:及时加注新水;用小苏打每立方米水体20克全田泼洒;用0.2×10-6硫酸铜溶液遍泼全田,直到病愈。  
   (六)捕捞。待80%的个体长到100克以上时,就可捕捞上市。捕捞时间,于秋末和早春两季进行。方法可采用灌水篓网诱捕,或排水搁田、用双齿锄挖捕。尽量不伤鳝体,并注意捕大留小,以便为下期饲养留有足够的鳝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