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小龙虾与鱼种混养操作要点
时间:2010-05-28 08:55:36来源:作者:赵慧
           1.池塘的准备
           (1)池塘条件养虾的池塘可以是新开挖的,也可以是养过鱼的旧塘。面积以5亩~6亩为好,最好为长方形,池深2米,池面通风良好,四周无大片树林遮挡阳光。池堤顶宽2米以上,结实不漏水。新开挖的池塘,要求池堤坡比在1∶3左右。池底应基本平坦,无大的坑凹。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中垒放数个土堆或数条小堤埂,高度以露出水面为宜,养虾池还要做到用水用电方便,交通便利。
  进水设施应建在地势较高位置,排水设施应建在池底,尽量做到自动排水。
           (2)水源条件虾池的水源要做到供水充足和供水及时,水体无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水质清新,符合国家农业部规定的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要求。
           (3)池塘的清整与消毒一是清淤:在投放小龙虾前,对于旧池要放干池水,曝晒池底,以硬化淤泥。若池底泥太深,则要清淤,淤深不超过10厘米。二是消毒:一般在放养虾苗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等,用量根据水深、淤泥量而决定,如生石灰消毒,每亩用量为60千克~75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虾池消毒时,应选择晴天高温时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药效。
           (4)防逃设施的建造防逃设施可以参照河蟹养殖池因地制宜建造。
           (5)搭建活动平台一般可在池堤四周距堤埂1米左右处,用网片或芦席搭建供小龙虾摄食和活动的平台。靠近堤埂处宽为60厘米~70厘米的平台保持水平,其余部分呈斜坡状与池底相连。各个小平台之间保持1米~2米间距,以利小龙虾到池堤边活动。
           (6)移栽水草俗话说“虾多少,看水草”,种植水草可在池塘四周浅水处,人工栽培的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30%,可供种植的水草有慈姑、芦苇、水浮莲、水花生、野荸荠、三棱草、苦草等。
           (7)培肥水质在投放虾苗、虾种前,池塘要培肥水质来增加水体中小龙虾喜食的浮游生物量,施肥前虾池内要注入符合标准的新水,注水时进水口要用20目~40目网片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注水0.5米~1米后,施腐熟有机堆肥或粪肥,施肥量200千克/亩左右。
           2.小龙虾与鱼种的放养
  小龙虾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放养,每亩放100尾~200尾/千克的幼虾1.5万尾,6月每亩投放白鲢夏花5500尾、花鲢夏花450尾、银鲫夏花300尾。
           3.水质管理
  (1)施肥养虾池塘除投放小龙虾苗种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质外,还应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证水中浮游动物的供应。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特别是不能施碳酸氢铵。在施追肥时,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利于控制水质。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亩施肥量为100千克左右,追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温度、水色等来调整.一般春、秋季因水温低,有机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适当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温季节,应减少施肥量。施肥时还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绿色、茶褐色且无浑浊的水为好水,其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时,不施肥,在30厘米以上时及时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积聚黄绿色水华,则应换水后再施肥。
           (2)调节水质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早春气温较低时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厘米~60厘米,以使水温较快回升。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水深在1.5米~2米。夏季气温高时如果水位过低,则会加快小龙虾性腺发育,引起虾的早熟,造成商品虾个体偏小。一般在小龙虾养殖期间,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有条件的地方,要安装增氧机。养虾池塘要选择空气压缩增氧机和喷淋式增氧机,其优点是不怕拍击和搅动水体,避免对虾的伤害。
  若白天天气晴朗时发现小龙虾大量爬出水面,则证明缺氧要及时加注新水。平时要经常观察水质的变化,使水质长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状态。
           4.投喂
  (1)饵料的种类 小龙虾属杂食性,除仔虾和小型幼虾只摄食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外,其他个体还摄食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如水草(水花生、浮萍、马来眼子菜、苦草、菹草、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等)、陆生青草(鲜嫩的麦苗、禾苗、苏丹草、黑麦草、苜蓿、青菜等)、果实类(麸皮、甘薯、大麦、玉米、稻谷、皮糠、豆渣、各种饼粕)、人工配合饲料、螺、蚌、小杂鱼、小虾、蚯蚓、蝇蛆以及各种动物的尸体、肉类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在小龙虾养殖生产中,应将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进行投喂,才能满足小龙虾生长的需要。同时,还可节约饵料,降低成本。在投喂的饵料中添加0.1%-0.15%的虾蜕壳素,可以缩短小龙虾的蜕壳周期,保证群体蜕壳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龙虾产量。
           (2)投喂地点 给小龙虾投喂饵料时,可在池塘岸边设立食台。一般可将苇席或塑料编织袋固定在水面下,将饵料投入其中让虾摄食。也可将饵料投放于岸边水草处或水面处,让虾爬上岸边摄食。要养成定点投喂的习惯。
           (3)摄食方法 人工投喂饵料的次数和数量,应根据季节、虾体大小、摄食习惯等确定,一般对于投放的1厘米~3厘米规格的小龙虾,因其个体小,摄食时不选择时间,可每天投喂2次~3次,投喂时沿池边进行泼洒。同时,由于肥水可为其提供较多的饵料,人工投喂饵料的量不需大。如按放养模式投放幼虾,则早期每亩投放鱼糜、绞碎的螺蚌肉、豆浆等200克~500克,或投喂专门的虾类开口料100克~200克。在春、秋季投喂约60天,夏季饲喂40天~50天后,小龙虾个体增大,可按大虾的方式进行喂养。
           对于规格在250只/千克以上的幼虾,每天可投喂饵料2次,高温生长旺季可投喂3次。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投喂。一般每15天每亩投放水草100千克~150千克,同时投喂小龙虾喜食的动、植物性饵料,保持饵料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每天投喂量按池塘虾总量的2%~6%掌握,同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虾的生理状况以及小龙虾摄食情况进行增减。6月~9月水温适宜,是小龙虾的生长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次~3次,时间在上午9时~10时和傍晚或夜间,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天投喂1次,于傍晚进行,或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补喂1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3%。饵料投喂需注意天气晴好时多投,高温闷热、、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则少投;大批虾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
           投喂饵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动、植物性饵料进行合理搭配。一般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为35%~40%,植物性饵料占60%~65%。植物性饵料中,草类与果实类各占一半比例。投喂时,还可根据草类和谷物类的生长情况来决定植物性饵料的投喂重点。如夏季草类生长旺盛,产量高,可适当多投;春、秋季草类减少,则果实类饵料可多投。
           5.日常管理
  虾池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巡塘。巡塘的重点是观察虾的活动情况、水质的变化情况和天气情况。
           小龙虾若在白天休息,晚上活动,摄食正常,说明虾体健康,池塘环境也好。若虾在白天出来活动,则要检查有无病害发生。如虾体无病,且摄食量突然减少,白天又大量浮出水面,表明水体缺氧,要及时换水或增氧。
           在看水时,除了掌握水色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水质外,还应及时修整破漏的堤岸,及时打捞未吃完的饵料。
           巡塘时,还要做好防盗、防敌害(蛙、鼠、蛇)等工作。
           此外,还要多对小龙虾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在成虾的池塘养殖中,7月以后要每15天检查1次生长情况,检查体长、体重、体表颜色等。检查可随机取样,为了避免在检查中使虾受损,除了发生大的病情外,不要抽干水检查,可以采取笼、箱诱捕的方法捕捉,也不要把许多虾放在一起称重,避免造成伤害。
           6.捕捞
  小龙虾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放养的,在8月开始陆续捕捞上市,可用地笼、拉网等方法捕捞,一般每亩可以产小龙虾150千克左右。
           鱼种在秋天或次年春天捕捞,每亩可产大规格鱼种:白鲢250千克,花鲢25千克,银鲫30千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