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科研所大豆育种喜获新成果
时间:2011-06-30 00:00:00来源:作者:李湘
: 15px;line-height:24px" colspan="2" bgcolor="#FFFFFF">

  本网讯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科研所具有52年的农作物育种史,大豆育种硕果累累。九十年代以来育成推广大豆北丰6—17号,北豆1号、4号、5号、7号、垦鉴豆1号、4号、26号、27号、28号、30号、垦鉴北豆1号、3号、4号。1997年北丰9号、北丰11号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省重大科技效益奖”,北丰11号、北豆7号、北豆9号、北豆10号、北豆21号、北豆22号先后通过国家审定命名,成为国家级品种。
  2010年1月,有两个大豆品种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命名为北豆33号、北豆34号。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为黑龙江省垦区各地农业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北豆33号
  原代号北交04-922。1999年选用垦鉴豆27作母本,北丰11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2004年F5代决选而成。2005-2006年所内鉴定试验,2007年参加垦区西部黑土区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垦区8区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垦区8区生产试验。
  该品种属高产型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厘米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深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15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83%(41.70-39.95%),脂肪含量19.77%(20.22-19.31%)。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50℃左右。
  区域试验:2007年平均公顷产量1704.8公斤,比对照黑河17号增产8.4%;2008年平均公顷产量2466.9公斤,比对照黑河17号增产19.2%。两年平均公顷产量2085.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8%。生产试验:2009年平均公顷产量2229.9公斤,比对照品种黑河45号增产10.3%。
  适合黑龙江省五积温带垦区西北部种植。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中下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三垄栽培方式,公顷保苗株数30-35万株。分层深施底肥与叶面追肥相结合,公顷氮磷钾施肥纯量68公斤,比例为1:1.5:0.5。及时铲趟,灭草,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
  北豆34号
  原代号北交05-8021。1998年选用黑河24作母本,北丰2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2005年F7代决选而成。2006年所内鉴定试验,2007年参加垦区松嫩平原区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垦区8区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垦区8区生产试验。
  该品种属高产型品种。主茎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厘米左右,紫花,尖叶,杆强,籽粒饱满,浓黄,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50℃左右。
  区域试验:2007年平均公顷产量1704.8公斤,比对照黑河17号增产8.4%;2008年平均公顷产量2466.9公斤,比对照黑河17号增产19.2%。两年平均公顷产量2085.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8%。生产试验:2009年平均公顷产量2229.9公斤,比对照品种黑河45号增产10.3%。
  适合黑龙江省垦区8区种植。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中下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三垄栽培方式,公顷保苗株数30-35万株。分层深施底肥与叶面追肥相结合,公顷氮磷钾施肥纯量68公斤,比例为1:1.5:0.5。及时铲趟,灭草,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农垦北安科研所韩利强宋豫红)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