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种植
小麦种子贮藏特点及方法
时间:2011-03-17 09:37:07来源:作者:徐家汇

   1、后熟时间长 小麦打收后有明显的后熟期,呼吸作用增强,生理代谢旺盛,易发热、生霉,后熟完成后,可改善小麦品质,提高贮藏的稳定性。多数小麦后熟期为60天,少数超过80天,一般以发芽率达80%为后熟完成的标志。
  
  2、耐高温能力强 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温度在50-55℃时,呼吸酶不破坏,蛋白质也不变性。一般在含水量小于17%、温度不超过54℃,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3、易吸湿回潮 小麦种皮薄,无外壳保护,组织松软,吸水能力强,易滋生病虫,引起发热霉变或生芽。
  
  根据小麦籽粒的特点使用下列贮藏方法
  
  1、趁热装包,高温密闭
  
  利用小麦的耐热性,在高温的晴天晾晒、贮藏,可起到干燥、促进后熟、杀虫抑菌的作用。

  具体做法:
 
  ①选高温晴朗的天气晒麦粒。先晒地坝,后摊晒小麦。要求摊薄、摊匀。

  ②勤翻动。将麦温晒到50℃持续2小时,使含水量小于12.5%。③闷堆杀虫。将摊晒的小麦堆成2500千克的小堆,热闷半小时,使麦温保持46℃以上。④清洗消毒预热。在入库前,应对仓库、工具、器材等进行清洗、消毒、预热。⑤趁热入仓库存,及时覆盖密闭,防吸湿散热、害虫复苏为害等。维持10天  42℃的温度,可杀死害虫幼、成虫及其蛹、卵。
  
  2、控制水分,维持低温低氧
  
  为了对小麦进行长期贮藏,提高贮粮的稳定性,必须控制小麦的含水量,维持低温低氧状态。对于含水量低于12.5%的小麦进行散堆密封防潮,可安全贮藏;含水量14%- 15%的小麦如温度上升至22℃时,若管理不善,则易腐败。而对已贮藏1年-2年的小麦,采用热密闭和趁冬季低温翻仓去杂。摊薄降温后趁冷装仓,进行“冷密闭”贮藏,可防小麦变质、生虫、发霉等,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海雁)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