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种植
科学施肥重配比 扬“长”避“短”增肥效
时间:2012-08-08 16:47:16来源:作者:
    肥料只有之间的协同、拮抗、鳌合、吸附、捕捉等机制肥料配比合理,各种元素才能协同吸收,否则肥料之间存在佶抗。
    一、氮钾的协同吸收:
    以色列肥料专家研究表明蔬菜作物氮钾比例1:3,氮钾肥料可协同吸收。
    按照这个理论,底肥氮肥要少使用。中后期氮肥又不足,达不到1:1的比例,又影响了钾肥料的吸收造成钾离子的通过根围外渗。所以蔬菜生长中后期追施氮肥,避免中后期钾离子通过根部外渗。
    微量元素和氮磷钾大量元素协同、鳌和、捕捉利用:钙、镁、硫作为中量元素,对蔬菜生长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蔬菜灰分中钙的含量是磷的2.5~15倍,磷、硫、镁三种元素的含量相当,可见中量元素钙、镁、硫的作用的重要性。硼、锌、锰、铁、钼等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影响大量元素吸收利用。这些微量元素肥料缺乏严重制约蔬菜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使用微量元素可以起到立竿见影效果。微量元素在作物中的作用是专一的和不可替代的。做到蔬菜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协同吸收,必须补充必须的中、微量元素。
    二、微生物菌肥功能和需要条件
    微生物菌肥可以在土壤中繁殖产生大量有机酸(分解固化磷和固化钾以及微量元素)和次生代谢物质——抗生素和鳌合素等等,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捕捉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需要有条件的:
    1、土壤中碳氮比例10~20:1。
    2、有效地温。
    3、土壤的通气性。
    4、土壤的酸碱性和湿度。
    其中以土壤中碳氮比例最重要,是微生物繁殖生存的条件,所以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是决定条件。建议菜农朋友每亩666平米使用不少于20袋(40公斤装)高含量有机质的菌肥(譬如:佐田氏有机微生物菌肥)做底肥,即可以补充大量的有机质也可以补充有益菌群。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各类元素协同吸收的最好的温床。因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关键措施。
    三、钾肥通过根围外渗
    氮肥钾肥比例不合理或者与微量元素缺乏造成钾肥不能协同吸收外渗。微量元素肥料缺乏和后期氮肥不足是钾肥外渗的主要原因。
    四、提高土壤吸附能力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措施:
    有机质分解后产生腐植质是两性胶体,既具有阴离子胶体性质吸附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肥料(如氨、钾、钙、镁、锌、铜、锰、钠离子等),又具有阳离子胶体的性质能吸附带阴离子的肥料(磷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硼酸根离子、氯离子等)。使用硅肥(硅酸盐和偏硅酸盐)直接增加土壤的胶体吸附性,从而增加土壤吸附能力。太过于粘重的土壤吸附能力强保肥保水能力强而通气性不足,土壤容易板结;太过于沙性土壤其土壤吸附能力差漏肥漏水。最理想的土壤是壤土,在于黏土和沙土两者之间,既有保肥保水能力,又有通气性和吸附能力,是微生物生活最好的温床,其土壤胶体的两面性最强,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也最活跃,离子交换吸附能力最强烈。也是蔬菜生长的理想土壤。
    五、土壤里鳌合机制
    现代土壤肥料科学理论:土壤的氨离子需要鳌合,达到氮肥的缓慢释放和持效性。其次是微量元素的捕捉运转需要鳌合剂,有机酸和小分子的氨基酸直接参入这种作用。土壤的鳌合元素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分泌决定的,其次人为添加合成鳌合剂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六、氮肥控制与缓慢释放增加氮肥的持效性减少流失
    控释肥料优点是针对氮肥采取的包埋鳌合技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肥料主要是控制氮肥的释放。氨化造粒的肥料是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上做改良的加工工艺而成的改良性肥料。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