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在全国各麻区均有发生,寄主除洋麻、黄麻外,还有棉花、马铃薯、大豆、花生、茄子、甜菜等200种以上植物。症状:罹病幼苗基部呈黑褐色腐烂,病斑处缢缩、幼
苗枯萎;成株感病,茎基部病斑呈黑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部环绕全茎并破裂露出纤维。
防治方法:①轮作。立枯病菌虽寄主范围广泛,但对不同寄主的反应有差异,与甘薯、禾谷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可大大减轻病害。②适期播种。播种后如果土壤温度降到10℃以下,则
洋麻幼芽抗病力大为下降,使病害加重。为达到防病高产的目的,一般在地表5cm土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因此长江流域以4月中下旬、华北以4月下旬播种为宜。③种子处理。药
剂处理种子可消灭种子携带的及种子周围土壤内的病菌,对麻苗出土有保护作用。用种子重0.5%的20%稻脚青、40%多福混剂或40%五氯硝基苯拌种,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④喷药防治。洋麻出土后遇阴雨天气,应
每隔5—7天用90%敌克松原粉500倍液、40%多福混剂800—1000倍液、80%“402”3000—3500倍液喷浇,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