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苜蓿草中氨基酸组成与植株成熟阶段之间无明显关系,所以,导致牛瘤胃膨胀能力的因素与苜蓿成熟度无关。有关专家对苜蓿草等蛋白质进一步分析提纯发现,能
导致家畜瘤胃膨胀病的牧草与无此危害的牧草相比,前者蛋白质总量最高,其中18-S型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0000)约占总量的1/3;后者18-S型蛋白不足1/3。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长于高温条件下的牧草,其各种氨基酸的百分率都可达最高。专家发现,用钴、铜、锌、锰和硼等无机物处理土壤时,会改变苜蓿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比例。
苜蓿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营养
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是一类重要能量营养素。在动物日粮中占一半以上。反刍动物的前胃是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其消化量占每天采食无氮浸出物的70%~90%;瘤
胃微生物每天可消化宿主采食碳水化合物总量的50%~55%。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总量中,65%~80%来自碳水化合物。
传统上,人们把苜蓿作为动物的蛋白质饲料,然而对于高产奶牛来说,苜蓿可作为它的主要能量来源,使奶牛的生产性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与其它非豆科牧草相比,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而
且发酵效率较高,所以家畜对苜蓿草的采食量高。不同生育期苜蓿草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变幅为4.79%~6.88%;苜蓿半纤维素结构非常复杂,含量在12%~20%之间;相
应的大田苜蓿纤维素含量一般位于18%~38%之间。4种纤维素含量分别为21%、24%、28%和34%的苜蓿干草其维持净能(MJ/100磅)和生产净能分别是234.1、213.2、192.3、1
75.6和133.8、100.3、66.9、33.4。对于除高产奶牛以外的其他生产目的的家畜来说,饲喂苜蓿单一日粮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在可消化干物质水平基本相同时,家畜对禾本科牧草的采食量及其日增重都较苜蓿草低,这是因为禾本科牧草的可消化养分多来自纤维的消化,其过程比吸收可溶性养分慢;而苜蓿的进食,消
化和吸收过程较快。所以两种日粮相比,家畜每天从苜蓿草获得的可消化养分要更多一些。还有证据表明,肥育家畜对从高质量饲料中获得的消化能之利用率要高于由高纤维饲料提供的消化能。所以说,高
质量苜蓿对家畜生产的总效益要超过可消化养分含量所表示的效益。
影响苜蓿潜在饲用价值的因素
在苜蓿的生长发育期内,刈割时的生长阶段是决定苜蓿饲用价值的主要因素。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