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我们村在进行农户化粪池建设工作,政府考虑到农户的经济情况,和洱海保护的必要性,政府统一购买化粪池罐体,工程队统一入户安装,费用由政府提供,农户只要配合安装就行。而我作为一名网格员,主要工作是做好农户与工程队间的协调,同时督促工程进度。那天同样的去到农户家查看建设情况,就和农户聊了起来,刚好聊到了洱海保护和化粪池建设上,听到农户似乎对这个工程有些意见,我便问道:“那你觉得化粪池安装工程应该如何做呢?”农户告诉我:“应该每家发5万,让他们自己安装。”然后我又问道:“那钱发给他们,你能保证他们会拿来安装化粪池吗?”农户马上接道:“我能保证我们村70%的会安装。”我又问道:“那30%的呢?钱白给他们?”他说:“那就是钱不够,每家发10万,肯定都安装。”听到这,我觉得没必要聊下去了,我和他笑了笑就走了。当时只想着怎么会有这样不知感恩的人,政府免费给他们安装化粪池,竟然还不满足,一户安装一个最多不超1万元,他竟然要5万?
我本来对这件事不是很在意,但后来想想,为什么农户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农户愿意聊,我便主动和他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意见,我想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渐渐的我发现虽然第一次聊,农户会提出一些自私,甚至荒唐的意见,但在我与其多次沟通聊天后,农户提出的建议越来越合理,没有了自私的想法,有时也会考虑到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难处,在我们工作中也会积极地配合我们。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在基层工作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群众的不配合,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大学生村官,不应该自持身份,农户不理你,你就不理他,我们要积极主动的与群众去沟通,去搭建相互了解的桥梁,我们只有了解群众的生活,才能了解他们的困难,才能想得到帮助群众的措施,而同样只有群众了解我们的工作,才能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配合我们。只有我们与群众一条心,心往一块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好的建设新农村。(作者为云南大理市双廊镇青山村大学生村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