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脱贫攻坚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为顺利推进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有的乡镇实行“三班倒”24小时工作制度。各村村委会成了动态管理的前沿阵地,下乡工作组成员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填报各类材料,计算各项数据指标。
不可否认,召开各类会议,填报贫困户基本信息等是抓好动态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但我们不能为了落实任务、应付检查,就大搞“纸上谈兵”“资料堆积”,陷入“材料主义”的泥沼中。
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的村组干部不能单纯把时间耗费在填报各种表册上,要切实深入田间地头,遍访贫困群众,与他们促膝长谈,真正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然后对照“五个一批”精准下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种数据填报,会议记录的整理都应该建立在遍访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要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共享,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和检查评估,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不再让他们整日奔波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中,有时间和精力深入走访贫困群众。
脱贫攻坚关系群众福祉,要切实纠正形式主义、“材料主义”问题,严防弄虚作假,不断提高贫困识别、帮扶、退出精准度,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作者系洱源县凤羽镇上寺村委会大学生村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