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用科技的力量填满粮仓
时间:2017-09-16 14:51:14来源:中国农村网作者:

  我的办公室里,唯一的装饰品就是小麦。7月21日,河南科技学院教授、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带领记者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屋子里,除了几叠堆放着的学术资料,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摆放在窗前的十几束小麦植株和一袋袋小麦籽粒标本,连笔筒里都插着麦穗。

  小时候我家粮食不够吃,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顿饱饭。茹振钢说,读大学时我选择学农学,就是立志帮农民增产增收。

  1981年,农学专业毕业的茹振钢,被当时育种界赫赫有名的黄光正教授拉进了育种行业。育种就是人与植物的对话,小麦也是有感情的。黄光正教授的话,茹振钢铭记于心。

  36年来在他的努力下,百农62百农160矮抗58百农4199等多个小麦新品种先后培育成功并推广。其中,矮抗58已累计种植2.6亿亩,增产小麦121.1亿公斤,于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茹振钢看来,从事小麦育种必须要敢想,只有大胆设想才能实现育种技术的突破。矮抗58已经实现了高产,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茹振钢将目光放在了提高光效上。高纬度地区的小麦耐弱光,低纬度地区的小麦耐强光,把高低纬度地区的小麦进行重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茹振钢为自己的异想天开激动不已。

  如今,百农4199高光效小麦品种也已培育成功。跟普通小麦相比,新品种的麦穗光效提高了近40%,亩产达到824.9公斤。说起自己亲手培育的小麦,茹振钢眼里闪着亮光:百农4199既耐弱光又耐强光,和普通小麦相比早上班,晚下班,中午还不休息,不仅适应性更广,而且增产增效。

  今年,茹振钢和他的团队又成功培育出BNS型二系杂交小麦,填补了世界杂交小麦的空白,亩产最高达898公斤。

  种子是农业的核心科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茹振钢感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