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救人命影像识别判断癌症
远程会诊创造生命奇迹 千里之外救活藏族妇女
仅用半个多小时,隔着654公里、4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雪山,生命垂危的藏族妇女正呷拉姆经远程会诊被成功抢救。记者从理塘县委宣传部获悉,9月1日,援藏医疗+远程会诊体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创造出这一生命奇迹。
37岁的正呷拉姆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居民,9月1日,她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来到理塘县人民医院求诊。成都市新都区援藏医生黄勋紧急赶到16号病床,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
1个多月前刚从甘孜州医院出院,诊断为高血压,吃了降压药也不见效,现在血压又达到200多。患者丈夫边说边比划,当地医师翻译介绍情况,黄勋发现患者家族中没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黄勋怀疑患者系肾上腺嗜络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立即予以紧急处理、稳定病情后,安排患者做了肾上腺CT检查。
海拔4000米的理塘县城处在青藏高原东麓,被称作世界高城。这是当地医院首次拍摄此类CT影像,缺乏能力出具放射诊断报告。通过华西医院-新都区人民医院-理塘县人民医院远程医学影像中心系统,该患者CT影像通过网络紧急申请在线会诊。
很快会诊结果传回:左侧肾上腺区域占位性结节影,为嗜络细胞瘤患者的诊治方向被精准定位,对症治疗后,正呷拉姆从死亡线上被救了回来。从发起会诊到挽救生命,仅用了半个多小时。
理塘县医院院长四郎汪堆说:这病要是搁在以往,肯定没命了。县医院缺乏诊治力量,如果临时转院到成都,远隔654公里,中间要翻越剪子弯山、卡子拉山、高尔寺山、折多山等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雪山,到了成都在大医院还要排队增加患者家庭负担不说,病情也可能会被耽误。
我国政府多年坚持向青藏高原等藏族地区派出援藏医疗队,其中成都市新都区支援理塘县。2017年6月连接理塘与成都的远程医学影像阅片中心正式启动,成都市新都区5年内全权负责远程阅片系统费、网络运营费、专家诊断服务费。医学影像可在理塘县医院、新都区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无缝衔接,理塘患者在高原能同步享受到成都三级医院服务,大大提升了医疗急救诊疗水平,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理塘与成都的医疗力量由此紧密连接。
人工智能技术诊断肺癌及乳腺癌
香港中文大学6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技术判读肺癌及乳腺癌的医学影像,准确率分别达91%及99%,识别过程只需30秒至10分钟。研究人员称,此项技术可大幅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并降低误诊率。
香港中文大学当日召开记者会,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王平安介绍了这两项利用人工智能系统辅助的研究:自动筛查早期肺癌及快速检测乳腺癌转移。
据介绍,早期肺癌多以肺小结节的形式出现,医生主要通过胸腔电脑断层扫描(CT)图像去检查是否存在肺小结节,而每次检查都会有多达数百张断层扫描图像,医生仅用肉眼进行判断,费时费力。
该团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判读CT扫描图像,通过深层神经网络自动检测识别出可能出现肺小结节的位置,耗时30秒,准确率高达91%。
王平安表示,深度学习技术可提升技术敏感度,剔除疑似及误报。团队还将联合北京几所医院共同开发相关产品,以优化技术,尽早识别肺结节病变,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据悉,该团队于5年前展开相关实验。王平安表示,期望在未来的1至2年,这项自动化监测技术能在香港医疗界广泛应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