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农民工网
乡村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互动 -> 人才服务 -> 创业资讯
山东省依托农业科技园区 助力创新创业推动基层农村科技工作
时间:2015-11-25 13:55:11来源:每日科技网作者:

360截图20151029130043107.jpg

  今年以来,山东省科技厅积极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不断探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路子,努力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新支撑,为基层农业科技赋予新手段,为众创空间丰富新内容。

  一、农业科技园区形成梯次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目前,山东全省已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1个(其中7个已升级为国家园区),在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8个农业科技示范区之一;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完成相关部委征求意见,进入正式报国务院审批阶段,将成为继杨凌之后全国第二个农业高新区。

  按照“一县一园一特色”的思路,今年山东省批准新建了6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并争取到2016年完成全省120个农业县省级农业科技园的全覆盖,为建设省级农高区乃至国家科技园区打基础、做储备。山东形成了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高区梯次发展的新格局,园区层次、数量、特色在全国均处先进行列,并努力打造成为全省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源、众创空间的新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农业科技园区成为“转调创”新的切入点和支撑点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得到了市县科技管理部门的热烈欢迎。在经济转型、稳速换档的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实施转调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也为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县市区科技局提高科技工作集成度、显示度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在全国部分地区出现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弱化、地位边缘化的苗头下,山东县市区科技局在农业科技方面以强化园区建设为发力点,大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职能明确、机构独立、编制不减、有所作为。

  三、农业科技园区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各地突出科技特色和优势,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吸引高校科研单位进驻园区建立研发推广机构,吸引科技人员入园创新创业并提供优惠政策和创业服务。通过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发展,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搭建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平台,包括冠丰种业、金正大、常林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登海种业、东方海洋、希森马铃薯等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囊括了农业科技领域一半左右的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

  四、农业科技园区增强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加强了农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等产业化经营方式,组合“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发挥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应用,通过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订单农业等形式,引导组织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项目,促进了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

  五、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壮大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各级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努力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产业,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全省培育形成了寿光蔬菜、烟台葡萄、乐陵马铃薯、莱芜生姜、泰安苗木花卉等11个全国规模大、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群。借助农业科技园区,栖霞苹果、威海水产、平邑金银花、峄城石榴、东阿阿胶、青州花卉等传统优势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菏泽油用牡丹、商河温泉农业、齐河菌菜、淄川富硒农作物、邹平山药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脱颖而出,渤海粮仓等科技示范工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作物种植叠加光伏产业、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在园区落地,体现了科技进步的引领推动作用。农业科技园区真正成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排头兵、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实验区。

  六、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培养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的新基地

  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农业科技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遵循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起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杰出青年接力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助推计划等五个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其中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重点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科技人员,鼓励引导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基层科研人员,开展创新创业、科技服务或携带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各农业科技园区将提供优质服务和创新创业辅导,并优先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西部创新人才支撑计划”,“万人星火科技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和现代职业农民。全省探索出园区基地型、资金入股型、技术承包型、返租倒包型、科技中介型、技物结合型、组建协会型、无偿服务型等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建成肉鸭、食用菌、有机蔬菜、芦笋、生物环保养猪产业等5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小麦、棉花、蔬菜、食用菌、果业、苗木、畜牧、水产、蚕茧等26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构建了农村信息网、科技特派员和农技推广站一体化发展的“网、员、站”新型农科服务机制,在基层科技服务“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努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对口帮扶、科技帮扶、精准帮扶,明确要求每个省级农业科技园整建制帮扶两个贫困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科技特派员帮扶、职业农民培训等,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七、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推进互联网+、拓展众创空间的新途径

  依托圣丰种业与联想集团联手打造的云农场电商平台,在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推广云农业科技园模式:

  1、统一打造集农资电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金融等领域为一体的云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实现实体农业科技园、云农业科技园线上线下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有机结合;通过云农业科技园打造全省农业科技园区统一的品牌,扩大品牌影响辐射作用,丰富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和内涵,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2、在每个农业科技园建设1个集农资中转、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农产品交易 “三位一体”的云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今年首批建设30个,明年覆盖12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

  3、每一个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若干村级服务站,通过农技通、农资汇、云农宝、丰收汇、技术包、乡间货的等,实现与云农场的线上交易、线下服务、信息交流,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为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构建良种、农资、物流追溯全程物联网服务体系,建设并完善农产品订单种植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企业到农村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全国农产品特产零距离消费体系等,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农产品卖得贵、生产资料买的便宜。

  4、带动生物技术、精准技术、信息技术、农业物联网、智慧稻草人等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为科技特派员、农村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提供创意创业空间、创业实训基地,构建科技咨询、质量检测、科技金融、创业培训和辅导、管理、法律、财务等一站式开放性全方位新型综合服务体系。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次以上,新增农产品企业合作商1000家,实现农资和农产品网上交易额10亿元以上。

关闭】【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新疆:回乡养獭兔 创业不等闲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工信部中国劳动保障部中国商务部中国发改委中国农业部中国工商总局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计委中国乡村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