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推广服务 -> 品牌推广
这只虾球复购率高达80%,它的淘宝爆品宝典是什么?
时间:2017-09-14 15:48:10来源:作者:

导语:活虾手工去头去虾线、卤味用的鸭子都是土鸭、就连食用油和调料都是家中自用的,用段小沐的话来说,在网上卖食品,每一秒都在拷问自己的良心。

早上7点,段小沐家里就开始热闹起来。送菜的大伯按照前一晚收到的清单,准时准点送到家里。新鲜的小龙虾从湖北潜江的养殖基地一路运过来,挥舞着钳子,在箱子里爬动着。

与街边大排档简单粗暴的烹饪方法不同,段小沐将这些小龙虾做成虾球后售卖,消费者买回家就可以大快朵颐。

为了确保每一只虾球的质量,不得不用高标准的精细处理方法。就连最基本的洗刷都特别讲究,为了洗得干净、吃得放心,水都要换上七八遍。去头、去虾线,只有小龙虾最美味的部分被保留下来。直到下午两点,做了三十多年厨师的沐爸爸开始小锅炒制,接着是冷却、杀菌、分装、打包。最多的时候,一天200斤虾球早在下午4点就售空了。

“我与父母达成的共识是,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食客,做最干净放心的食物。”段小沐,从2011年开始售卖家的味道。妈妈采购、爸爸做菜、女儿营销,家庭式分工协作成就了如今三皇冠的淘宝店铺——“沐爸爸的虾”。

给小龙虾做减法

清洗8遍高汤熬煮、去虾头去爪去腮,每只虾手工清洗,只留虾肉最多的虾尾,大火热油爆炒10分钟,2斤虾球过油,保持口感的鲜嫩脆,辣椒桂皮花椒等大料配制的秘制调料。熬煮20分钟,等味道钻到虾肉中去,小火收汁,虾肉鲜香多汁不老不干恰到好处。只有最新鲜的虾肉炒出来才会呈自然弯曲成球状,颜色鲜红肉质细嫩。

这是沐爸爸的招牌菜谱。

“也许小龙虾整只卖更省事吧,反正味道都差不多,一斤才十几只,销量会上去很多。”店铺开了几年,销量一直不错,一个朋友给他提了建议。然而,段小沐并不这么想。

香辣虾球是湖北的传统小吃,与当地人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段小沐对《天下网商》说,他认为小龙虾的虾头是非常脏的部位,是排泄物和寄生虫的聚集地,虾尾才是最精华的地方。“为了让顾客的味觉体验更好,食品更干净卫生,我们只卖虾球。”

“一斤虾球大概有70颗,价格定在88元左右,利润很薄,是市场上较低的价格了。”段小沐表示,虽然定价较低,但是用的材料都不是以次充好。去买调料的时候,沐妈妈经常会遇到推销增香、肉膏之类添加剂的情况,声称能让食品香飘千里、“不是肉的也能吃出肉味”。而较为传统的沐妈妈只有一个信念:自己家人吃的东西、自己做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加这些的。

活虾手工去头去虾线、卤味用的鸭子都是土鸭、就连食用油和调料都是家中自用的,用段小沐的话来说,在网上卖食品,每一秒都在拷问自己的良心。一个干净卫生的操作间和高标准的无菌室是消费者无法时刻看到的地方。“每次看到评价里顾客反映食品很干净卫生,有家的味道,我和爸妈都特别高兴。”

除了招牌的虾球之外,沐爸爸陆续推出了拿手的卤味,香辣蟹、掌中宝、鸡中翅,每一道都精挑细选。由于需要真空包装保持新鲜,有些产品化之后和现做的口感相差较大的卤味,就不适合上架。“之前想做一款红烧牛肉,后来测试之后发现,真空包装后的口感差太多了,就只能下架,换了牛肉干和牛肉片。”段小沐说。

8月份,段小沐还和朋友合作,上架了一款潮汕粿条,这是濒临失传的手工自制美食。后续,“沐爸爸的虾”还会有更多新品陆续上架,大部分是小众的地区美食。

家的味道无法标准化

为什么现在网上“酱香味”的虾、蟹、肉都是同一种味道?这个问题在段小沐心中缠绕了很久。

传统的腌制卤味和现炒“大排档”菜品被搬到线上后,多是用标准化的酱料配方。香辣味、蒜蓉味、十三香味……“私房菜”系列已经不是用食材来区分,而是不同的口味。一种口味用相同的配方炒制,挑剔的食客们在满足嘴瘾之后,开始发现标准化的口味并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每一种食材的特点。

“家的味道无法标准化。”段小沐下了定论。即使随着单量的增加,将酱料配方标准化成为提升产能最迅速的方法,在无数次实验和见证网购产品起伏之后,段小沐和家人们猛然发现:针对不同季节和食材而产生的味道不稳定,不就是私房菜的魅力所在吗?

从最开始的白水煮虾到如今的高汤煮,沐爸爸的厨子经验全用在了改良食谱上,甚至还开发出更多的衍生品。“每次煮虾的汤汁都倒掉了,看着那么好味道的汤油,觉得好可惜。于是就有了龙虾小蛋丸。将鹌鹑蛋逐个敲破,和小龙虾同煮,使得每一颗小蛋丸都沁润了虾油,千煮万滚香得不得了。”

打开“沐爸爸的虾”店铺首页,热腾腾的饭菜被定格在段小沐的相机里,“爸爸说,幸福就是回家吃饭。”这句让所有在外工作的人们看了都心里一软的话,印在了每一位进店者的脑海里。这样的用心不止在文案上、在产品上、也体现在包装上。内袋真空外袋封口,为了让保鲜效果更好,段小沐选择了双层真空袋,代替容易涨袋的单层袋,并且在真空包装之前用专业机器杀菌。

广告公司出身的段小沐,做电商是从零学起。“直通车也没开过,都是老客户拉着新客户的口碑营销,一步步走到现在。”段小沐感叹道,“在网上做食品,干净放心又味道好,一定能得到认可。”果不其然,“沐爸爸的虾”在“下厨房”App的复购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

之后,为了满足“新食安法”的要求,注册公司、获得食品流通证件、申办QS,段小沐想要将“家的味道”带给更多的消费者。

“非优质食材不选、非天然香料不加、非亲力亲为不做、非新鲜制作的不卖。”开店初期达成的共识和标准,注定了手工制作无法量产的结果。一锅接一锅烧制不停,虽然辛苦,但对段小沐一家来说,这可能算是将小店开下去的最大动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