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打假维权
维护权益 消费者幸福从哪里来
时间:2010-04-06 09:02:19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尚香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我们通过今天开始推出的"3?15维权特稿",来介绍各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做法,以便我们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方面能尽快与世界接轨。  使消费者满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消费者买账的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没有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市场是不可能繁荣的,中外同理。  消费者的幸福哪里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从世界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首先来看美国的纽约。作为一个消费大都市,它有一个说话算数的消费者事务管理局。它有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不法商贩强制执行多种法规。消费者有了这样强有力的“后台”,还愁不能过上幸福生活吗?  再看芬兰。芬兰的消费管理局不仅负责有关法律的实施,还指导遍布全国的地方消费顾问委员会。这些顾问委员会有点像我们的消费者保护协会,负责调解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纠纷。但让人觉得芬兰消费者更幸福的一点是,他们的消费顾问委员会在调解未果后,还会继续帮助消费者起草向消费者诉讼委员会提交的诉讼文本。这点令人羡慕,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曾遭遇过告到消费者保护协会后,面对拒不认错的不良商贩,调解人员束手无策,让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投诉受挫。作为消费者感到悲哀,而不良商贩却有理由得意,他们知道孤立无援的消费者,面对独自去经历陌生的诉讼、请律师、打官司等等费时费钱的折腾,一般都会知难而退。比较芬兰的消费者中国消费者维护权益的斗争更艰苦。  接下来看看韩国。韩国有个消费者保护院,它对消费者的尽心保护可以从一件小事上看出。某洗衣店把消费者交洗的一套西服的裤子丢了,消费者保护院认为,洗衣店仅赔偿裤子的钱是不够的,因为西服是成套穿的,应该赔偿一套西服的钱。这真是有人“疼”的消费者幸福少不了!  还有墨西哥。他们认为消费者永远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弱势群体,因此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政府的职责。为了防止消费者在交易中受到伤害,他们制定了许多预防性的措施,把保护做到了“售前”。  澳大利亚令人称道的除了法律、法规严格,法院及相关机构铁面无私外,还有经商者的高素质,他们大部分不屑于欺诈使假,这使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其实,想想哪个经营者最终不是消费者呢?正所谓“众手浇开幸福花”,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国家到个人,人人有则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