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打假维权
上海一假航校频换校址校名 “准空姐”酒吧打工
时间:2011-03-16 11:29:2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尚香

两年四换校址校名 “准空姐”哭诉路在何方 “这半年,几乎没上过像样的课” □晚报记者 茅冠隽 祝玲 报道 ■假冒“新知进修学院”非法招生谜团 “刚来上海时,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每次想到自己穿上空姐制服后的优雅身姿,都忍不住在被窝里偷笑。可现在这个梦想越来越远。”20岁的胡雪脸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迷茫。 胡雪来自江苏,2008年她怀揣空姐梦,来到上海国泰外语学院航空专业求学,她的同学有100余人。求学过程中,他们发现学校存在各种各样问题:频繁更换校址和校名、收费项目混乱、将学生外派到其他公司进行名为实习的打工……胡雪反映,学校目前的名字为“上海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地址在龙华西路323号。然而,“新知进修学院”负责人称,从未在该处设立教学点,徐汇区教育局也表示,对该处教育培训活动毫不知情。 校名校址说改就改 “也许,飞上蓝天本就是学校编织的幻想。 ”日前,来自浙江的徐松向本报114新闻热线反映,他和100余位同学两年前因为共同的蓝天梦,来到上海国泰外国语学院就读航空相关专业。求学过程中,学校不断改名。招生时,校名是上海国泰外国语学院;进入学校半年后,更名为上海国泰航空学院。 徐松说,学校第一次改名时,他们就感到很疑惑。 “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说改就改? ”更为惊讶的是,学校改名不止这一次。 2009年下半年,他们发现学校名字又改成了 “国泰华航学院”。这个名字维持一年后,自今年5月起,又改为“上海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短短两年,学校换了四个名字。 徐松说,更名的同时,校址也在不断变。起初,在嘉定某学院内就读,后转到浦东一所民办学校。结果,刚刚放下行李,人还没住下,又辗转搬到普陀区某重点高校校区。 “更换学校名字,校方根本没有通知学生,我们都是从发给我们的文件上发现的。对此,学校负责人解释为,个别学校环境复杂,更换后的校舍环境好,风气好,教学设施也齐全”徐松说。 据他介绍,当他们百余人搬去第三个地址时,他们持有的学生卡连最基本的图书馆、体育馆都进不去,“感觉我们好像是在一个地方混不下去了,被赶到另一个地方;呆不下去了,只好再走。 ”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一切学校应该提供的校园设施。两年来,徐松他们完全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读书。 现今,100余名学生又搬到龙华西路323号,学校正以“上海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的名义对外招生。 “现在学校老师每天都来敲我们宿舍门,要我们在7月10日之前将这学年的1.3万元学费交清,否则就会丧失今后的打工机会,或者直接被勒令退学。 ”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7月5日,记者跟随徐松等同学来到龙华西路323号 “上海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它位于交通三号线漕溪路站附近的一个居民区里。记者在大门口没有看到任何学校的招牌,走进去之后有一个比篮球场稍大的水泥操场。与其说是操场,倒不如说是停车场,停着的四辆小轿车几乎占去操场的一半。只有一个破旧且没有篮筐的篮球架提醒记者,可能有学生在此生活、学习。 “这幢楼原来也是一个学校,后来搬走了,我们就租住在这里。 ”顺着狭窄的楼梯,记者来到所谓 “男生宿舍楼”。 “我是2008年这一届的,也是最惨的一届。 ”坐在床的上铺,罗阳一直抱着棉花毯。他有些羞于面对记者,说话时声音细弱,语调急促,几乎没有和记者有过眼神交流。 “学校的情况不太和家里说,怕家里人难过。”罗阳说,他来自江苏,家里并不富裕。为了支持自己的梦想,家里人凑钱让他到这里来读书,没想到现在却是这样一种惨象,连自己读的是什么学校都不知道。 罗阳说,2008年,上海国泰外语学院到他们那边招生,在酒店里设一个办公室,房间里设一些海报、招生简章等。 “当时学校负责招生的人说,毕业后有文凭,跟航空公司有很好的合作,还可以推荐到航空公司工作。对于一个高考落榜生来说,这蕴含了多少希望与梦想啊! ”罗阳说,当年学费是1.9万元,父亲二话不说,就将他送到这个学校。环境优雅,设施齐全,一到那里,他就喜欢上了,也发誓要从这里走出一条高考落榜生不同寻常的路。 “我们都是这样。 ”听着罗阳的叙述,宿舍里原本沉默的学生也都打开了话匣子。 “我来自安徽”“我来自上海”“我来自江苏”“我来自浙江”……学生们一一报出了自己的家乡。 “还有一个新疆的和一个内蒙古的学生。你看,住这么远的学生都招过来了。”徐松苦笑着摇摇头,感叹着学校的“影响力”。 学校推荐酒吧打工 “学校本应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可我们待的地方,哪里像学校? ”胡雪是一位非常漂亮清秀的女生,今年刚满20岁。她拿出学生证给记者看:“我们的学生证,去买火车票或者到有些有学生优惠的地方去消费,对方都不承认,上面连最基本的钢印都没有,我们的‘存在感’太低了。 ” 胡雪是大一学生,学费也交了1万多元。她说,这半年时间,她几乎没有上过像样的课程。 “师哥师姐们说,学校还专门请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务员给他们讲课,但我们根本没有。我上的很多诸如化妆、形体之类的课,基本没什么内容,而且都是和高级护理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上的,感觉很不正规。”另外,胡雪透露,她们的老师还将她们推荐到一个活动组委会去 “打工”,一度只有晚上才会回来上会儿英语课。 “更有甚者,曾经有老师还将我们推荐到一个酒吧去打工,50元一天。 ”胡雪说,那个酒吧是刚开张的,老师告诉他们说这是去“实习”,把他们拉过去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虽然能赚一点小钱,但我们不想打工。我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读书! ” 记者从学生们那里了解到,他们每年交纳1.9万元、1.7万元和1.3万元不等的学费,关于航空方面的学习却非常少。胡雪说,除了一门“民航概论”课程之外,胡雪不知道自己现在学的到底和空中乘务有何关联。后来,学校老师又让他们交3500元,报读沪上某重点高校的网络教育课程,学的是行政管理。“我们读的其实都是网络教育,文凭也是这个,跟原来报名进来时的专业完全不相关。 ”胡雪说。 在校学生竟成“空姐” “天啊,我的照片怎么出现在学校的招生网页上? ”采访中,一个名叫林丽的学生试图给记者展示学校的网站,打开网站首页后她突然发出这样的惊呼。记者看到,网页抬头是“上海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下面是几位身着空姐制服的标致女生照片。在网页右侧也有一系列照片,被冠以“优秀毕业生”之名,其中林丽的照片赫然在列。“我才刚刚大一,怎么会在‘历届优秀毕业生’中呢? ”林丽困惑不已。 原来,林丽这批学生进学校后,老师让她们每人交了2600元购买了三套空姐制服,并表示以后有很大希望成为空姐。 “穿上这些服装,老师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当时以为是学校留的资料照片。现在看来学校是在用我的照片对外招生呢! ”林丽又气又急。 记者仔细查询该网页后发现,该网页上有不少学生的照片,他们都被冠以“准空姐”的名义。另外,该航空分院网站上详细地介绍了该学校的一些信息。还有一些学院的获奖信息,如“优秀民航管理学院”、“空乘专业示范学校”、“先进单位”。 该网站上还详细介绍学校的历史、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条件,强调“本院拥有以上海市著名高校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资深教师队伍, 80%以上是教授、副教授,以及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组成的专职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既让学生认真学习,又解决了家长担心学生在校管理问题的后顾之忧。 ”网站上还介绍道,航空分院由上海名校教学团队和上海新知进修学院合作,依托双方优势,致力于从事航空服务类教育教学培养,并以发展成为国内外航空企业人才的重要储备和培养基地。校区环境优美,各项学习和生活设施完善,拥有不可多得的教学环境,而且一半实践环节在航空机场实施教学。 (文中学生名字皆为化名) 班主任竟不知班上有多少学生 晚报记者 茅冠隽 祝玲 报道 带着疑问,记者于7月6日与自称“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的老师取得联系。和记者联系的老师姓陈,上海人,是一名大约35岁的女子。根据学生们反馈的情况,这名陈老师便是胡雪她们班级的班主任,平时承担各项班务工作,包括催收学费等。然而,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后,陈老师表示自己不能代表学校发表观点,并提供了校方另一位负责人丁老师的联系方式。 和丁老师约好采访事项后,记者于当日下午4点再次来到龙华西路323号“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教学点。和5日一样,记者并未在教学点门口显眼位置看到挂有“新知进修学院”的招牌。教学点内,只有一间教师办公室和一间挂着“招生处”牌子的房间内有人,其他房间都关着门,整幢楼和一般的办公写字楼无异。 先和陈老师碰头后,她表示丁老师目前不在学校,尚在赶回学校的路上。记者和陈老师聊起来,但她对记者的提问讳莫如深,不肯透露只字片语,只笑着强调“我刚来不久,很多情况不清楚”、“我只负责班级行政工作,具体教学不是我负责的”。记者发现,陈老师当了两年班主任,却对胡雪和同学们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她们班上总共有多少人。 等了约1个小时,丁老师姗姗来迟。这位丁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年龄大约在24岁左右,打扮入时,带着粗黑框板材眼镜,右手上挂着一串大大的佛珠。丁老师说,他并不是“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的领导,只是一名办公室行政助理,但可代表学校回答记者的问题。 ◎对话校方 记者:你好,由于接到贵校学生对学校办学情况的一些投诉,所以想找你们学校方面核实和沟通一些相关情况。 丁老师:核实情况可以,但校方首先必须知道投诉学生的名字。如果这些学生并非“新知”的学生,那反映的情况完全是子虚乌有、无稽之谈,也就没有沟通的必要了。 记:保护投诉人的隐私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对事不对人,如果学生投诉不属实,你们可以澄清。 丁:可以,问吧。 记:贵校从2008年起,是否更换过校名和校址? 丁:一直都叫“新知进修学院”,没有改过名字。 记:是否派学生到酒吧等地打工? 丁:目前,暂不能回答,希望你能提供学生名字,方便我们核实。 记:是否要求2008年招进来的女生,花2600元购买空乘制服? 丁:这要靠证据说话。如果学生能提供盖着“新知进修学院”公章的收据、发票等凭证,且这名学生确属学校管理,我们才可承认。你这么问,我无法进行回答。 记:学校网站上“优秀毕业生”的组照中,为何会出现今年新招进来的学生? 丁:不知道这个情况。 记:我们可否去你办公室上网看一下? 丁:已下班,办公室已经关门了。 记:招生处的门还开着。 丁:这并不是我们的招生处,我们的不在这里。 记:你们是否在招生时,对学生承诺过以后会安排他们去航空公司工作? 丁:没有!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怎么会有大学毕业包分配的事呢? 记:从徐汇区教育局了解到,“新知进修学院”并未在这里开设教学点。你对此有何看法? 丁:口说无凭,无法相信转述。 记:那可否出示一下能证明具有办学资格的相关证件?虽为一个教学点,但也应有相关证件。 丁:不好意思,证件都在学校总部,需要请示学校领导。 记者对丁老师和陈老师表示,徐汇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和 “新知进修学院”领导已在赶往此处的路上,希望两位老师能等他们来,当面核实情况。 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丁老师立刻拍案而起:“既然你叫了他们过来核实,何必在这里跟我核实呢?你这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吗? ”记者只得表示,希望对方再等十分钟,等“新知进修学院”的领导到场后再说。不料,丁老师和陈老师匆匆对记者表示:“我们要下班了,要等你们自己等”,随后迅速离开。 假冒“新知进修学院”非法招生谜团 该校曾被责令停止非法办学 □晚报记者 茅冠隽 祝玲 报道 新知进修学院: 从未设立“航空分院” “我们从没设立过‘航空分院’,这个办学点不是我们的。”在丁、陈两位自称 “新知进修学院航空分院”的老师离开后,记者终于等到新知进修学院党支部书记颜惠君等人,记者描述了两人的体貌特征。颜书记表示对丁、陈两人毫无印象。 “我们新知进修学院的确在2008年时,经中交协批准开设航空专业,但仅是一个专业,并没有成立学院。 ”当知道胡雪等学生的授课方式主要是网络教育后,颜书记表示,他们开设的航空专业提供的是大专文凭。大专文凭的获取主要有高考、自学考、成人高考和网络学院这四种方式,目前“新知进修学院”采取的是自学考的方式,并不是网络教育。 随后,在学生出示的相关学费收据、发票等凭证上,颜书记发现,盖的章也并不是新知进修学院的。“仔细观察盖在这些票证上的章,你会发现除了 ‘上海新知进修学院’几个大字之外,下面还有‘教育培训中心’或‘财务处’等字眼。我们学院并没有这两个部门。 ” “‘新知’是一家很正规的进修学院,这里冒用 ‘新知’的名义开班招生。 ”颜书记对记者说。 徐汇区教育局: 该教学点或无证办学 “上海市新知进修学院确是徐汇区的一所进修学院,但我从来没听说过他们在龙华西路323号有教学点。”徐汇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徐蓓莉肯定地说。为求准确,徐科长联系了新知进修学院党支部书记,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新知进修学院从未在龙华西路设过教学点,也没有成立过航空分院。 “新知进修学院与航空有关的课程,只有从2008年开始在万源路55号教学点开设的民航服务与管理,而且这是经过北京中交协批准的。 ” “上海国泰外国语进修学院,当初是在普陀区注册成立的,是一个进修学校。 ”徐科长说,在“国泰”注册信息的“学校类型”一栏里,写明是“社会力量办学进修学院”,而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该校在之后的办学过程中,都将“进修”二字抹去了。 “少了‘进修’二字,学校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能算是自考助学单位,没有权利给学生颁发专科文凭。 ”徐科长说。记者查询了由市教委去年5月颁布的“本市首批44家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评估合格单位名单”,其中并没有上海国泰外国语进修学院的名字,“评估未合格却仍在招收学生,这已经是无证办学了。 ” (实习生 吴敏艳 记者 茅冠隽 祝玲) 市教委: 该校曾被调查处理过 记者从市教委处了解到,发生在浦东新区东方世纪学校内的所谓“上海国泰航空学院”的办学活动,是2009年的一起严重非法无证办学事件。所谓的“上海国泰航空学院”,是由安徽来沪人员于某等人虚构的办学机构,这个于某便是胡雪就读学校的负责人。今年5月,于某与蒋某等安徽同乡3人,用50万元港币,在香港注册了“上海国泰航空学院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此公司名义在内地虚构“上海国泰航空学院”,非法举办所谓的“重点大学学历+专业技能+技能资格证书”高等教育,并在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地设立20多个 “招生中介代理点”,以每生2000元代理费方式进行非法招生,发假录取通知书五六百份,约有100多名学生来学校报到交费。 2009年8月,群众举报上海国泰航空学院违法无证办学。接报后,教委会同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进行调查处理,责令立即停止非法办学,向全部受骗学生及家长退赔相关费用,并要求学校做好善后工作。至2009年8月27日,该违法办学事件基本平息。 “国泰航空学院”被调查处理过程中,百余名学子不得不跟着学校一起“东躲西藏”,搬地址、改校名。学生们反映,“国泰航空学院”改名为“国泰华航学院”的时间是2009年9月。从时间上看,正是“国泰航空学院”被责令停止非法办学之后。 记者手记 期待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我们学的是什么?将要去何方?谁能给我们一个明确身份? ”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群迷茫的学生。采访中记者发现,他们个个青春靓丽,但眼神却极为矛盾,似乎在求索希望和无尽迷茫中苦苦挣扎。 采访中记者和徐汇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要约见这批学生中的几个,学生们反复跟记者确认 “学校的老师不能在场”,因为他们当着这些“老师”的面,会吓得无法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 也有学生表达了苦恼:父母不相信自己,宁肯相信学校里的那些“老师”。“只要我一和父母反映自己心中的疑问,家长就会苦口婆心地告诉我,学费这么贵,自己不好好读书,为什么还要怪学校。 ”还有几个学生甚至对记者透露,他们对父母说的话,父母会原封不动转述给学校的那几个“老师”,然后“老师”会再约自己“谈心”。 “我们只想搞清楚,学校能给我们发学历吗?学校到底是正规还是非正规? ”徐松说,他能够接受任何结局,他不怕梦想破灭,也许梦想破灭的那一天,就是他们看到曙光的那一天。 “至少不用再不断地交钱,不会在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至少可以去寻找新的生活与希望。”一个学生表示。 是的,对学生们来说,现在他们只想有个水落石出的结局,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无论好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