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打假维权
贺州市密织出口基地农药监管网 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农民网作者:唐豆豆
从在定点单位购买农药,到建立田间农药使用档案记录,再到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用药培训,最后到随机抽检产品,我市对出口基地编织的农药追溯监管,让食品安全更有保障。这离不开去年两会上陈斌艳、马宗禄、彭翠芳等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大出口基地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的建议》功劳 。

  以前农民使用农药多是凭经验,极易导致农药残留。加上部分出口基地没有到定点单位采购农药,在发现作物农残超标后无法追溯,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说起我市农产品出口基地过去的农药使用情况,政协委员、市植保站副站长陈斌艳坦言,出口基地对农产品要求很严,特别是在农残分析上更是严格苛刻,要维护好市民的菜篮子并不容易。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共有出口基地18个,包括铺门镇供港蔬菜出口基地、富川福利镇蔬菜出口基地、麦岭镇水果蔬菜出口基地等,生产面积约15.4万亩,面积增加的同时,也加重了农药残留分析等农产品安全监测的工作任务。为此,在去年两会,她和几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大出口基地农药经营使用监管的建议》,希望相关部门通过核准出口基地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建立农药经营备案制度,加大出口基地农产品抽检力度等措施,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就此问题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承办单位市农业局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定点购买备案登记样品封存不定期抽检产品培训出口基地工人农药配比、施药时期、施药技术果实农残分析,通过这样一个追溯监管,一旦出现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查到问题来源,找出责任方,同时阻止问题产品扩散。陈斌艳透露,再通过对已核准的农药经营单位给予政策优惠和经费支持,不仅鼓励了他们走质量、走品牌、走信誉经营之道,还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隐患。

  来自富川麦岭乡、经营着1000多亩脐橙种植的出口基地的彭翠芳就享受到了被监管的好处。1992年跟随丈夫在富川创业的彭翠芳,经过多年的努力,其现在所种植的脐橙和柚子出口东南亚、加拿大、粤港澳地区。没有农药定点经营之前,我都是开车到南宁、桂林买农药,路程远不说,还要担心质量得不到保障。彭翠芳透露,现在在定点单位购买农药时还签订赔偿合同,解决了后顾之忧。当然,她最高兴的还是得到市植保站、农技站、经作站等提供的技术指导。她向记者介绍,技术人员指导她使用的杀虫灯仅一个晚上一盏灯就能杀死害虫3斤左右,而一盏杀虫灯可以管30至50亩,使用杀虫灯让她在农药使用上比以前减少30%至50%。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