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加大对假劣农资产品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利益,保障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资源县农资打假办公室精心制订了《资源县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及早部署2013年农资打假工作。
一是加大重点产品监管力度。突出抓好关系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投入品监管,尤其要抓好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农机具等七类农资产品的监管,集中治理存在的问题。
二是加大重点环节监管力度。把好产品许可关,依法清理不具备资质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强化市场治理,重点整顿规范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运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商贩。加强指导服务,重点宣传农资法律法规,普及识假辨假常识,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产品。
三是加大重点季节监管力度。春耕备耕以及夏秋季农业生产期间,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入市场的易发季节。根据该县农业生产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实施种子打假护权行动、红盾护农行动、农资打假下乡行动、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四是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对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要及时成立专案组进行查办。要充分利用服务热线,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制售假劣农资的行为,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做好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投诉和举报案件的核查工作。要建立大案要案协查机制,切实加强部门间案情通报和移送工作。要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和联合办案等形式,凝聚力量,严厉打击,对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要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形成农资打假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