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八部门联合召开2016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部门累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2.5万个,检查企业629.7万个次,市场131.9万个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5亿元,农资市场不断净化,农资质量状况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为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农民收入破万元大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会上指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十三五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需要,也是推进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任务的需要。农资打假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狠抓大要案件查处,加快法制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全面提升各级农业部门农资打假能力水平,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营造更有利的农资市场环境。
我省分会场由省农业厅倪政云副厅长主持,省公安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供销社有关领导及联络员,省法院、省检察院、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负责人,福州市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和联络员,省农业厅有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等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