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举报投诉
媒体曝食品调料造假内幕 假花椒用工业颜料染色
时间:2009-10-28 17:17:2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赵慧

  “七里堡批发市场上的假调料太多了,半个济南城的小饭店用的调料都从这儿进货。”一位老人在电话里用沙哑的声音告诉《齐鲁周刊》记者。

  接到举报后,本刊记者立刻前往济南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进行调查暗访。

  茴香八角的身世之谜

  在济南市南全福小区的广场上,《齐鲁周刊》记者见到了电话里声音沙哑的老人——赵学国(化名),今年76岁、济南农机厂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老人与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身材硬朗精神矍铄,一支红金龙牌的香烟被老人吸得吱吱作响。

  2008年夏天,女儿和外孙来看望赵学国。老人准备大展厨艺,做一顿大餐犒劳母子俩。炖排骨和红烧肉,八角茴香、花椒大料少不了。南全福小区离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一公里远,赵学国用16元钱从市场二楼买了散装八角茴香和花椒各半斤。“当时我还觉得,批发市场的东西还真便宜,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我也没看出是假货。”

  按照以往的经验,三四个八角茴香和一小撮花椒就可以提出饭菜扑鼻的香味,可是这次赵学国放了足足十几个八角和一把花椒,也没闻到什么香味,锅底还沉淀下许多灰褐色的杂质、麦秸壳和黑色的花椒籽。看着干瘪的八角茴香和圆溜溜的花椒,赵学国越想越不对劲。“上当了,肯定是假货。”

“几天后,一位做猪肉熟食生意的朋友向赵学国道出了其中的“奥秘”,煮猪头肉需要大量的八角茴香,这些茴香用纱布包起来,放在大锅里跟猪肉一起煮,这样的肉味道才好。一斤八角茴香连续煮三四次就香味尽失。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竟然会有人专门从熟食店低价回收这些被用过的八角,晒干后重新出售,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这样做太昧良心了!”言语间老人浑身颤抖。“七里堡批发市场上的假调料太多了,假八角、假花椒,半个济南城的小饭店用的调料都从这儿进货。”

要真货有真货,要假货给假货

  4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济南市区东北方向的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

  这是一栋两层的红色小楼,楼前停放着各式各样来送货或批发的小货车。在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处,一幅大型广告牌告诉人们二层的主要经营项目:副食调料、干果干货。一股股辛咸的调料味扑面而来。

  二层卖场被划分成几十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一家商户。所有商家经营的产品大致相同:孜然(粉)、花椒(粉)、八角茴香、干辣椒等,不一而足。这些调味品被分装在五颜六色的编织袋里,紧凑地堆积在一起。

  记者以烧烤店老板身份来到市场北边一家名叫可心调料的商铺。在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调料,只剩一条狭窄的夹道。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挂在墙上显眼位置。

  店老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模样精明干练。女老板告诉记者,她这儿的孜然和花椒价格不一,贵的孜然12元一斤,“大红袍”花椒23元一斤,便宜的都是7元一斤,“7元一斤的孜然和花椒只卖粉面,免费给加工。”见记者迟迟拿不定主意,女老板心直口快,“你就直说吧,是要真货还是假货,要真的有真的,要假的有假的。”

  “便宜的肯定假一点,就是添加了一些东西,孜然掺了糜子、玉米秸和麻丝,花椒是高粱壳和花椒籽染的色,我的货是从滕州进的,放心吧,磨成粉看不出来。”记者询问假货会不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店老板哈哈一笑,不屑地说,“又不是当饭吃,吃不死人的。如果开饭店,你可以买便宜的孜然粉和花椒粉,客人也吃不出来,你开烧烤店不能不用孜然粉,建议你买好一点的孜然。”女老板语重心长地“告诫”记者。

  记者从暗访的六七家调料店发现,调味品市场贩假已经成公开的秘密,大部分店主都会主动道出调料“隐情”。

  谁来监管假调料?

  赵学国大爷告诉记者,假花椒大多用工业颜料染色,用水一泡即可辨别。记者把从可心调味品店购买的7元一斤的花椒用清水浸泡,两分钟之后,清水渐渐由浅红变成暗红,杯底不断有红褐色的杂质析出,积淀达一厘米厚,黑色的花椒籽和浅色的高粱壳现出原形,漂浮在杯子顶部。

  “用花椒做的菜大多是用大火沸油,工业颜料在高温下很容易挥发出有害物质。”赵学国不无忧虑地说。

  随后,记者以个人身份向主管七里堡市场的历城区工商局消保科投诉,一位工作人员称,最好能提供调料造假的证据,“现在恶意举报的比较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记者又投诉到分管七里堡市场的洪楼工商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商所每三个月都会有一次例行检查和随时的专项突击检查,“没有发现调味品贩假”。

  4月7日下午,记者跟随洪楼工商所对七里堡调味品市场展开检查。该所的刘所长介绍,工商部门检查的主要程序是索证和索票,“证包括该产品厂家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批次检验报告;票是指进货发票。只要票、证齐全,一般就符合规定。”

记者在现场发现,带包装的调料产品一般都票证齐全,而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散装调料,却不在检查之列。刘所长解释,“散装产品大部分是农民自产自销,一般现钱现货交易,国家对农产品有政策保护,无需提供票据和证件。工商部门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监管起来存在困难。”

  记者从山东省质监局了解到几种辨别真假花椒的办法:真花椒香气比较突出,麻辣味道足且持久,用手一抓感觉粗糙、刺手,轻轻一捏就容易破碎,而假花椒麻辣味道单薄,多是用外形和花椒相近的植物种子染上色冒充的,最主要的是用力捏也不会破碎。真花椒的分量很轻,在买花椒时发现商品数量不多却很“压秤”,就很可能掺假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