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债一直以来都受到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喜爱,但中国凭证式国债现有产品结构单一,已不能完全适应个人投资者的需要,而销售模式也不利于发行监管和债权管理。有望在明年年初推出的储蓄国债,将促进国债的转型。 财政部一位负责国债的官员9月28日透露,财政部可能在2006年3月初推出储蓄国债,目前已选择了7家试点银行进行调试,国债发行的余额管理也有可能年底获得批准。 天治基金负责固定收益投资的一位人士表示,凭证式国债市场是我国国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银行储蓄以外,凭证式国债几乎是低风险偏好的个人投资者最主要的投资产品。但是,利率环境的转变将带来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压力。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存贷利率基本上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通道内,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也基本上逐年降低,发行体和承购包销的商业银行,没有遇到太大的提前兑取压力。 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利率正处于历史低谷,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极其有限,未来几年内市场利率将可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利率环境下,凭证式国债发行在发行品种、发行利率、销售渠道等方面若不作出一些积极创新,将降低凭证式国债的竞争优势。此次财政部计划推出储蓄国债,将有望促使凭证式国债发行体系逐步向储蓄国债过渡。 “储蓄国债的品种设计更能满足个人投资者的各种需要,并能降低发行人的筹资成本。”该人士表示进一步解释,凭证式国债实行承销制,而储蓄国债将实行纯粹的代销制,代销机构仅充当代理人的角色,负责储蓄国债的代销售、代兑付等工作,国债买卖行为体现为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代销制可以节约财政部的发行成本,提高发行的时效性,此外也有利于扩大代销机构队伍,进而扩大销售范围。 上述财政部官员还谈到了有关国债预发行和余额管理问题。他说,财政部希望在年底之前选择一期期限合适的国债进行试点。预发行就是债券已被核准发行但尚未正式发行的阶段中,从债券发行公告日到发行日之间就对债券进行报价买卖的行为,可视为债券一级市场的一种远期买卖行为。预发行可提高国债市场运作效率,提前揭示国债价格,同时也可为参与成员提供一定的套利机会。而国债发行的余额管理有可能年底获得批准,如果在全国人大获得通过,2006年可能开始实施。 名词解释 储蓄国债 :是指财政部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是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较多偏重储蓄功能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债务品种。最大的特点是:主要针对个人;不可流通性;有最低持有期限制,可提前兑付,但要扣除一定的利息;票息的确定较为市场化,利率设计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方便而多样化的购买机制。 凭证式国债:以填具“国债收款凭证”(凭证上记载购买人姓名、发行利率、购买金额等内容)的形式记录债权。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