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5年第二季度流通领域(食用菌)质量监测情况 (新闻通稿) (二○○五年七月六日)
为了加强对流通领域中食用菌质量监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局于5月上旬委托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流通领域食用菌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本次共抽查食用菌样品42个,其中干木耳11个、干香菇21个、干银耳5个、菌类5个。本次抽查的区域包括南宁、柳州、桂林、玉林、北海五市及部分所属县县城。共抽查经销单位16个,产品涉及24个生产企业。
一、抽查检验结果 本次食用菌共抽检样品42个,检验合格41个,合格率97.6%。 就经销商而言,本次抽查涉及16个经销商,只有一个经销商有1个样品不合格,占6.3%。 本次在南宁市9个超市共抽查样品28个,质量全部合格,合格率达100%。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抽查有一个食用菌样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它是北海市海城区好好佳超市经销的标称“桂林阳朔壹点利土特产经营部”生产的200克/袋“壹点利”牌金针菇(生产日期:2005-01-29),其二氧化硫残留量实测值1.40g/kg,标准规定应≤0.05g/kg,超标27倍。
三、相关说明 (一)利用硫磺、焦亚硫酸钠等漂白剂熏制食用菌、竹笋等干副食品可达到以下目的:一是用硫磺等熏制后,能处理其沉着的色素,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食品免于酶性或非酶性褐变,使外观增白、好看,保持食品洁净的感官性状,增加卖相;二是用硫磺等熏制后还可防腐、保鲜。一些厂家(商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加工食用菌、竹笋过程中大量使用硫磺等,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二)二氧化硫残留量过多,不仅能破坏维生素B1,还能使钙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同时,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对人的胃肠有刺激作用,如果使用的是工业用硫,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中毒后果。 (三)造成食用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一是厂家在生产加工金针菇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和技术措施,造成二氧化硫超标;二是厂家在加工过程中故意使用大量漂白剂。漂白剂都含有硫成分,跟水发生作用后,就会产生二氧化硫,但残留量要在一定范围。
四、对不合格商品的处理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通知经销商“北海市海城区好好佳超市”下柜停止销售不合格的“壹点利”牌金针菇,并已依法立案查处。
五、建议 为尽可能避免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干制食用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购买严格按食品标签要求明确标注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的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 (二)应仔细观察其外形、色泽,看产品是否霉变、颜色是否正常、包装底部是否有大量的泥沙杂草等; (三)闻是否有异味,如果颜色太白,则有可能是用二氧化硫过量熏制加工造成; (四)为了更安全,消费者在食用干制食用菌前,最好用热水浸泡并反复清洗,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其中的有害物质; (五)留意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发布的商品质量监测信息,有选择地购买质量较好的商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全国各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红盾信息网都公布有新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