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中的许多霸王条款一直为消费者深恶痛绝,近日,武汉市消费者协会披露了餐饮业消费中九大“潜规则”,并就此发布消费警示和点评,鼓励消费者大胆说“不”。(10月25日《长江日报》)
说是消协“发布”这些消费警示,其实这些霸王条款和潜规则都不是消协发现的,都是一个个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总结出来的不平等条款,因为消费者个人无法与那些餐馆企业进行抗衡,无法反抗作为一个行业的那些潜规则,所以向消协投诉,寄望消协能替自己维权,能把一个个消费者个体和那些分散的市场力量联合起来,与餐馆企业进行博弈——也就是说,这些霸王条款都是消费者总结出来向消协求助的,如今消协再把这些潜规则以“消费警示”的形式发布出来,自己无所作为,而是鼓励消费者自己去“大胆说不”,等于又把球踢回给了消费者。名为“鼓励”,实为逃避问题、回避矛盾、推卸责任。
消费者所以要联合起来组成协会,就是因为单个的消费者是一盘散沙,这种分散的市场力量无法与容易联合起来的餐馆行业进行抗衡。消费者通过消协联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力量与餐馆业进行商谈和博弈,这正是消协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做那些单个消费者无法做的事,以消费者利益代言人的身份与企业进行谈判,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大胆向企业说“不”。
不错,与餐馆企业的霸王条款抗衡,消费者自身不能缺失,应大胆地说“不”——消费者在这方面是不需要“鼓励”的,为了捍卫自身的权益,他们从来不缺少说“不”的勇气和作为,只是因为缺乏消协的支持,消协不能硬起来为消费者撑腰,单枪匹马地说“不”常常遭遇非常尴尬的结果,这些结果也让单个消费者愈感无力和沮丧。这种情况下需要的不是“鼓励消费者”,而是消协自身应硬起来,自己首先大胆地向行业说“不”,联合消费者的力量与餐馆企业进行抗衡,以成功维权的典型激励消费者的信心,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立法层面消除潜规则,这才是消协应有的作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