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消费动态
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
时间:2010-03-11 16:31:53来源:作者:赵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广大百姓最关心的焦点问题。昨日,记者从市纪委纠风办和市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获悉,2009年,长沙的食品安全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在努力抓好种养、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基础上,去年全市蔬菜、水果、水产品合格率达99.5%;基地安全自控措施建立率、市场安全检测率、农业“三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等领导多次批示:“长沙的食品安全工作卓有成效!”、“抓得很细、抓得很紧、群众反响好!”。国家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向全国推介了长沙建设食品安全城市的创新举措,省委督查室、省纠风办也向全省推介了长沙建设食品安全城市的主要做法。

  “四级工作网络”齐抓共管

  “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长沙建设成全国食品安全城市。”针对近年来我市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问题严重,部分食品加工、流通集散地和农村等食品安全隐患突出,外地流入不安全食品增多等问题,2008年10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深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全市食品安全状况后,率先在全省提出这一目标。2008年12月,长沙召开了建设食品安全城市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的序幕。

  从理顺管理模式入手,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如火如荼展开。“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工作遇事推诿、步调不一的问题,形成了责任明晰、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食品安全委员会率先成立,由陈润儿担任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任主任,市纪委、市监察局等36个单位为成员。下设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各区、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班子,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村(社区)设有食品安全信息员,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四级工作网络。

  过去“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市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与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实行信息共享、整治同步、管理同治。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还成立了40个人员编制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侦查大队,加强食品安全执法;市工商局内部增设食品安全监管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也对相关处室的职能进行整合。

  十二项专项整治掀起安全风暴

  “一个专项一个专项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品种一个品种规范。”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以后,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畜牧、食品药品监督、城管、公安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围绕食用油、酒类市场、肉类、校园及建筑工地食堂、农村聚餐、熟食加工、米粉及豆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月饼等开展了专项整治。

  12项专项整治行动迅速“席卷”全市,深及食品安全工作的各个“死角”。2009年,全市共查扣、封存潲水油70余吨,捣毁潲水油精加工黑工厂1家,初级加工点59个;检查酒类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共4355家,打击售假门店 150 多家,收缴问题酒30吨,捣毁5家大型酒类制假窝点;对全市存栏的52.3万头生猪开展了“瘦肉精”快速检测,重点检查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78家,取缔地下屠宰场38个,对收缴的有害动物产品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易引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品种和地区,整治小组还对全市2000多家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开展了重点清理整顿,对全市3635家流动厨师班子进行了全面清理、培训、体检,逐步规范了农村聚餐管理。并在全国率先组建食品安全执法大队,全市查处食品安全治安案件3起,治安拘留3人,侦破食品安全刑事案件30起,刑事拘留55人,移送起诉25人(已判刑10人),涉案金额1088万元。市食安办组织质监、工商、畜牧、食药监、城管、公安等部门对2500多吨假冒伪劣食品进行了集中销毁,有力地震慑了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

  “整治行动不是一个一个数字堆砌起来的,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整治后,全市熟食、米粉、豆制品抽检合格率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蔬菜、水果、水产品合格率达99.5%;基地安全自控措施建立率100%,市场安全检测率100%,农业“三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责任分解表确保责任上肩

  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2009年建设食品安全城市工作责任分解表》和《建设食品安全城市工作考核办法》,形成了部门“职责明晰、分段监管、联合打击、从严处置”的监管体系,区县“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目标管理指标、重点品种检测指标、消费者满意度指标三个部分组成,每季度对市直责任部门和区县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

  在此基础上,市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与市纠风办坚持狠抓了督查落实。通过对18个市直责任部门、9个区县(市)工作督查,初步建立了部门履职、分段监管、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责任体系,形成了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的督查考核机制。并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2009年,市纠风办共下发督办公函18次,任务交办通知37次,对5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地区进行了通报,各级各部门对反映突出的41个共性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宁乡县“瘦肉精”案、长沙县“瘦肉精”案、雨花区假军供酒案、浏阳非法添加非食用添加剂案以及开福区假洋酒案等一系列司法追责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加快了办案进度,严肃了法纪。

  产品监管从出厂到消费一关不漏

  为了巩固专项整治成果,针对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从体系建设入手,抓紧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只要形成疏而不漏的机制体系,不断加强长效体制的执行力度,一定能打造一个老百姓放心的食品安全城市。”市纪委纠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熟食、豆制品、米粉、腊制品不仅是长沙市民必备的居家食物,也是外地游客钟爱的特色食品。专项整治后,市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成立,《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有效保障了这些地方特色食品的“原汁原味”。餐厨垃圾一直是令市民头痛、政府忧心的问题,《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起草后,“从源头上对全市餐厨垃圾进行回收”不再是一句口号。此外,《长沙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起草,年内将在马王堆、红星、毛家桥、石马等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大型批发市场全面试行市场准入管理。《长沙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补充后,牛、狗、羊等也纳入了定点屠宰的范围。学校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易发区,建立学校食品安全领导管理机制、准入监管机制、安全经费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和督导考评机制,在市属的37所中学食堂实行统一配送试点后,学生们的饭菜安全而可口。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后,产品检测体系也“闻风而动”。全市新建、改建4个质量检测中心,为各农贸市场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每个区县(市)配备了两台以上食品质量检测车。从产品出厂关、市场流通关、仓储运输关,到餐饮消费关和环境监控关,一关不漏,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加强后,为企业和商贩的生产上了一道诚信体系“紧箍咒”,不良企业和经营者逐一被纳入失信档案,违法一次 “黄牌警告”,两次便会被吊销许可证。

  “一定要将‘食品安全’打造为长沙的一张新名片,让所有人都知道长沙的食品是卫生的、健康的、安全的,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舒心。”陈润儿对长沙食品安全的期望正在逐步实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