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介绍: 陈飞松,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考试部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杂志等期刊编委。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自然季节相对应——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为什么说冬季宜养肾?具体该如何养肾呢?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陈飞松教授。 记者:为什么说冬季宜养肾? 陈飞松:首先,道法自然,人顺四时。养生的首要原则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季气候寒冷,万物肃杀,是寒冷当令季节。中医理论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肾的阳气一伤,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遣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状随之而生。因此,冬令注意对肾脏的保养十分重要。 其次,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而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养藏”。此时,肾脏既要为维持冬季热能支出而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春温春生”积蓄力量,冬季养肾可以提高肌体的防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记者: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 陈飞松:冬季养肾,要遵守冬季起居养生法则: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冷面温齿,热足强身。 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因为冬季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量地延长睡眠时间,才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以顺应“肾主藏精”的生理状态。 冷面,用冷水洗脸。冷水是指水温20℃左右的水,可以直接用来洗脸。 温齿,用温水刷牙和漱口。温水是指水温35℃左右的水。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牙齿和牙龈在35℃左右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热足,每晚在临睡前用热水洗泡脚。热水是指水温在45~50℃的水。足是人体肾经、脾经、肝经这3条阴经与膀胱经、胃经、胆经这3条阳经的交接点,是人体肾经的起始点,每天在热水洗脚后按压涌泉穴30~50次,有强身补肾、畅通二便的作用。 记者:吃哪些食物有助于养肾? 陈飞松:可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等滋肾壮阳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阳气不振者尤其有益。对于肾之阴精亏少、阴阳渐衰的中老年人来讲,还可配食乌龟、甲鱼等护阴之品,以求阴阳平衡。一些干果和坚果具有补肾养肾功效,如核桃、板栗、松子、榛子等,冬季食用正合时宜。需要注意的是,咸味入肾,可致肾水更寒,寒凉之品则易损元阳,故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并忌寒凉。 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色食物有助于冬季养肾,健体强身,可择食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紫菜、海带等食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