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消费动态
色情版《格林童话》下架事件透视
时间:2011-05-19 13:19:44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尚香

“污秽版”的《格林童话》与正版《格林童话》的对比 (资料图片)  近日,一本名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图书被指内容涉嫌暴力和色情而遭下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专家指出,充斥着色情和暴力内容的儿童读物频繁出现,暴露了我国儿童精品读物缺乏的现状。  色情版《格林童话》下架  白雪公主是因为与父亲乱伦,才招来王后的追杀;王子之所以爱上死去的公主,是因为他有恋尸癖……近日,在新华书店的畅销书里放着的一本《格林童话》,因含有色情暴力内容而在全国下架。此书封面言之凿凿地说“当下通行的《格林童话》是屡经修饰后的第七版”,而此书是为了“揭开美丽的帷幕,还原人性的真实面貌”。  据了解,这本名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你没读过的初版原型》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8月出版,封面显示作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有一行字是这样写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销售超过300万册”。12月6日,本报记者致电北京王府井、西单图书大厦等图书卖场时,工作人员均表示已经将此书下架。  据报道,《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你没读过的初版原型》一书的出版策划方、北京时代华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袁某对媒体表示,该书在被曝光含有暴力和色情后,出版方内部很快对该书内容进行彻查,确实发现书里存在参考的原版信息来源叙述不详、加工编辑不规范、对译稿的修辞部分未予以适当修改等问题,致使读者对《格林童话》内容产生了怀疑与迷惑,向公众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在12月2日紧急召开了发行会议,通知全国各地经销商,主动要求将该书立即下架,停止销售。”袁某表示,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些书将封存退回一并销毁,不再流通。  不良出版物充斥市场  据记者了解,色情版《格林童话》在中国已被不同出版社出了10年,其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业内人士忧虑,一本色情版《格林童话》下架就能解决色情暴力内容充斥儿童读物的现状吗?  邹女士是个上小学五年级男孩的母亲,她告诉记者,从前孩子把零钱花在买书上,是她最放心的,可自从发现孩子看那些不三不四的漫画书后,她不得不经常检查孩子的书包。孩子们所痴迷的漫画书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出于好奇,邹女士翻看了儿子购买的一些名为《少年阴阳师》、《神父情人》、《尾行淑女》等的儿童漫画后发现,孩子们从路边书摊买回的这些漫画书,大量充斥着色情、暴力、迷信、宿命、恐怖等等不健康的内容,它们实实在在占据了自己孩子们课外读物的很大空间。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书店的少儿读物柜台上正在出售并不适合孩子的读物。在北京市永定路附近的几家书店内,记者发现,有些儿童读物封面做得极其的惊悚吓人。封面上的坏人物或者恶魔都以丑陋、凶残、恐怖的形象示人,场面血淋淋、阴森森的,即使成人看了也毛骨悚然,极其不舒服。记者在调查时还发现,有些书籍仅看封面完全是少儿读物,翻翻内容却吓人一跳。书中居然有不少牵涉性爱的暧昧对话或者是凶杀暴力的语言。不少学生表示,阅读暴力书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情爱之事也通过电视或网络大致有所了解,他们并不认为这些书会“污染”思想。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书卖得很好,很多书籍都缺货了。他们也知道很多标注为青少年读物的书籍并不适合相应的年龄群体,但在进货时,是否畅销是唯一的标准,根本不会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审核。  市场呼唤儿童精品读物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无疑,含有色情、暴力等因素的出版物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想要彻底根除这些非法不良儿童出版物并非易事。有关监管部门坦言,非法出版物一般来自非正规渠道,而且其中大部分为盗版产品,有些只署港台某出版社,有的干脆杜撰一个出版社,从源头上很难控制。  除了监管上的复杂性,没有持续推出优秀儿童读物也是导致色情暴力内容读物充斥市场的根本原因。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超过30家的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另有130余家出版社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或出版少儿图书。有综合性或专业性少儿报纸70余种,少儿期刊100余种。然而曾供职于多家少儿出版社、现从事民营出版业的业内人士史东亮认为,我国的儿童出版物虽然数量多,但是精品少。由此引发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孩子们自然被那些不健康,但却更刺激的出版物吸引过去了。史东亮告诉记者,我们通常认为不少漫画芜杂、浅薄,没有价值。但是这种精神快餐,对少年儿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此外,史东亮告诉记者,目前儿童出版物市场上,翻、编、凑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把文学名著改编一下,再加上五颜六色的插图,成人读物就变成了少儿读物;有的把海外的儿童音像制品改头换面就在国内发行。  北京师范大学的某教育专家表示,虽然色情版的《格林童话》已经下架,但是其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这种补救式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法出版物对少年儿童的侵害。在打击非法出版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和丰富适合少年儿童的积极健康的出版物,并且使这些健康的出版物,真正走近少年儿童,让少年儿童接纳和喜爱。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