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消费动态
“生态防控”推广前景广阔
时间:2015-11-11 00:49:04来源:作者:

“生态防控(EPC)”是采用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欧盟837种、中国371种)”[33,34]中的“农药”成份,大幅度的取代、削减农药;以“防控区域”植物(作物)次生代谢物成份、种类为基础,“定向激活”关键酶,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主要病虫害种群同防同治)。

以“预防为主”,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初(卵→1龄前),定向诱导植物合成“抑卵控繁”、“驱避”、“抗虫抑菌”功能次生代谢物。

以昆虫分解酶(或抗性基因)[26-28]功能(抗性机制)为基础,选择适合的不同抗性机制靶标(≥2种)组合(多靶标),消除、减少抗药性。

为避免邻近农田“干扰”,“生态防控”应在一定区域(≥20000m2,且越大防控效果越好)。针对区域内所防控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地面和地下多种病虫害)种群”,采取同防同治的综合防控模式。以期减少和/或消除病虫害“互惠共生”对防控效果造成的影响,实现高效防控目的。

1、无农残”之虞、确保农产品安全,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

我们研制的“诱导植物防御‘病虫害种群’——水基微乳剂”,其“激发子”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标准”中的成份,大田试验证明: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技术,能有效的防控作物常见“病虫害种群”,LD50≥5000 mg/kg(即毒性低于食盐LD50=3000 mg/kg),因此,无“农残”之虞。可确保作物安全、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

2、提高农产品品质

“生态防控”的广泛、持效的应用,将恢复、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提升我国农产品品质,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壁垒”创造条件,适合我国国情,为社会所急需,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大幅度削减、替代“农药”

经水稻、果蔬田间试验证实:“诱导植物防御病虫害种群制剂”可同时防控果蔬多种病虫害(虫害: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病害:疫病、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煤烟病等),且防效高、持效期长。该技术的广泛应用,预计未来5~10年内可削减或替代30~70%的“农药(杀虫、杀菌剂)”,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提升农产品品质,适合发展趋势,为社会所急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