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广大农民“田间地头”的安全,促进农业增收,今年以来,盱眙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亲民服务品牌“执法惠民行之打假护农”专项执法行动。
一是严查经营户主体资格,把好农资市场准入关。该局集中力量对农资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和集散地,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进行重点检查。全面排查辖区所有经营种子、肥料、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资商品经营主体资格,督促农资经营者有照经营、亮照经营,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农资的违法行为。同时,该局选择了3户经营状况良好、诚信经营的农资经营户作为“农资示范经营店”,号召其他农资经营户向他们进行学习,并建立农资示范经营店动态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共同促进农资市场健康发展。
二是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该局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配件农资产品监督管理,督促有照农资经营户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与辖区内农资经营者签订“农资商品经营责任书”。建立农资经营“黑名单”制度,对于以往故意坑害消费者的不法分子,拉进黑名单,不让其再次踏足农资市场。同时加强对农资经销活动中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虚假标注、假冒商标以及以次充好等欺诈交易行为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不合格农资商品下架、退市制度,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的作用,并畅通维权渠道,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作用,及时解决农资消费纠纷。
三是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该局开展了多次针对执法人员农资知识的培训,保障执法队伍的工作能力,并定期召集农资经营户进行农资监管“两票一档”制度的培训学习。借助秋播时节,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与正在秋收秋播生产的农民朋友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介绍了种子、化肥、农药简易识假辨假知识,现场解答了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告知他们在买到假冒伪劣农资时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建议农民朋友,要尽量购买正规大公司的种子,或者国家良种补贴的种子。在选购时,要看清包装袋上的名字、产地、年份以及发芽率、纯度等,购买农资一定要保留凭证以及少量样品,这样出现问题也好维权。
四是加强农资商品的质量监测,保障农资市场产品质量。该局完善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制度和执法抽查制度,定期开展抽检、抽查工作,从源头防止不合格农资商品流入农业生产领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同时组织开展农资商品质量不定向监测工作,有计划地做好种子、化肥、农膜、农药以及成品油等商品质量监测,清退质量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依法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
截至目前,盱眙县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70余人次,取缔无照经营户31家,成功处理农资投诉举报件7起,组织进行重点地区、重要品种50批次抽检,发现化肥和农药13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并迅速对质量不合格产品采取立案查处。总计案值16.1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1万元,罚金11.32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