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话题
泾川县深入推进三大培训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时间:2009-11-25 09:14:14来源:作者:小月

泾川县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优势,全力推进以村干部培训、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绿色增速培训为核心的三大培训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推进村干部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以“双强”为核心,按照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要求,努力把村干部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坚持一个培训计划。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村干部培训总体规划,从根本上规范了培训内容,丰富了村干部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结合全县中心工作、突出当前工作、贴近具体实际,并初步形成教师讲解与互动讨论同步、专题讲座与案例教学并举、室内教学与现场观摩结合的培训新模式。同时,乡村两级根据总体规划,认真制订具体的阶段性培训计划,促进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是运用两大培训阵地。充分利用县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和乡镇党校两块阵地,搞好村干部培训,县委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侧重于政策理论、思想作风、党务工作、农村工作方法、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和农村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注重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的提升。乡镇党校侧重于农业实用技能、应用技术的培训,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三是构建三级培训体系。构建县、乡、村培训网络,形成三级培训体系。县上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组织集中培训一遍,乡镇每半年对村会计、专干、群团干部进行23天的培训,村每季度对组干部进行1天的培训。四是推行四个带头讲课。县级培训,县级领导带头讲课;乡级培训,乡镇党委书记带头讲课;村级培训,乡上分管领导带头讲课;业务知识培训,县直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带头讲课。2007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县级领导亲自讲课4次,乡镇党委书记带头讲课20次,县级业务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讲课24次,共培训村干部240多人(次),有效地促进了村干部更新知识、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激发了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2、推进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把培养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按照懂经营、会管理的要求,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的发展能力,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援。一是培训引导。借助农村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由县联社牵头,涉农部门和商贸流通等部门配合,分期分批对农村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引导,全方位培养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双向培养。采取“双向培养”的方式,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把素质高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成为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经营管理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今年以来,全县共培养185名党员干部经营管理人才,发展78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入党。三是搭建平台。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组织化建设,将一个个分散、游离于社会的经纪人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经纪人协会,使他们走向联合,同闯市场,共谋发展。目前,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42个,农村经纪人协会会员已达6200多名,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3、推进绿色证书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以“双带”为核心,狠抓绿色证书培训,着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一是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根据全县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做到传授农业技术与加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受训党员群众的产销能力。二是在形式上突出针对性。依托县内农业产业化项目基地开展培训工作,将培训课堂搬到生产劳动现场、设在田间地头,结合当地土壤、气候以及产业本身的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就近开展操作实践,加强指导和释疑,促进理论知识向操作实践转化。三是在范围上突出广泛。在培训中,扩大参训范围,积极鼓励农村党员群众参加培训。今年以来,全县“绿色证书”受训人数达4500人,经考核1230认取得了“绿色证书”,全县累计持证人员达到4200多人,平均每个村达到10名以上持证人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甘肃省泾川县发展改革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