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话题
菜疙瘩腌出小康梦——土城子镇产业化富民纪实
时间:2009-11-27 08:49:52来源:作者:小月

当你乘坐班车从赤峰前往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游览的途中,驾车师傅总要在必经之路土城子镇镇区停一会儿,让乘客们走进一家家店铺购买土城子镇特产——咸菜疙瘩。那沁人心脾的菜疙瘩香,那牛筋般的菜疙瘩肉,都会使你如醉如痴,大饱口福,甚至视为“稀罕”狂购以送给亲朋好友。物以稀为贵,多年来,堪称一绝的土城子咸菜疙瘩,一直以味美肉嫩受到南来北往游客的青睐,咸菜疙瘩火了土城子镇。

立秋时节,记者来到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采访咸菜疙瘩产业富民的事。副镇长马孝波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说:“走,咱们上土城子村去串个门儿……”

行走在去土城子村的路上,马副镇长拉开了话匣子。位于西拉沐沦河南岸的土城子镇共有15个行政村,近3万口人。这里有“三宝”:青稞酒、豆腐、咸菜疙瘩,有“一滴青稞酒,十里草木香”、“豆腐块,菜疙瘩,土城子特产香天下”之誉。近年来,随着产业化富民步伐的加快,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在“土”上做文章振兴土城子镇,大力发展以咸菜疙瘩为主的土特产等富民产业。镇里除积极引导咸菜疙瘩专业户由散装零卖到精包装上规模,由坐门等客到抢占市场外,还紧锣密鼓地为土城子牌咸菜疙瘩运作商标注册。

“土”字富了民,兴了镇。仅以咸菜疙瘩为例,全镇色香俱佳的咸菜疙瘩年销售量达10万公斤,产值达百万余元。每年的旅游旺季即6至8月份,小镇的咸菜疙瘩成了过往游客的必购之物,咸菜疙瘩穿江过海,香飘九州。

在镇区南端,一店铺匾额格外引人注目,上书“亚东第一咸菜行”。信步走入店内,但见咸菜疙瘩像一堵堵墙似的整齐堆放,且香味扑鼻。店主杜亚东告诉记者,他腌制和经营咸菜疙瘩已有十多年了,咸的、微咸的、中咸的、咸酸的和回锅的5个品种的咸菜疙瘩他都能腌制。腌制工艺与传统的办法大同小异,只是腌制时间和腌制盐度有所不同而已。至于晒、蒸几次才能使咸菜疙瘩呈黑紫色,口感好,吃起来像牛肉干,他神秘地说:“这可是个手艺,怕别人偷了去。”在店主引领下,记者来到后院参观水泥窖池。窖池很大,主人介绍说,这是腌制咸菜疙瘩的第一、二道工序用的,整个窖池能一次性腌制、发酵5万公斤菜疙瘩。问及收益情况,店主毫不掩饰地说,仅去年一年就卖了一万多斤,每斤5元、8元和10元不等,获纯收入7万多元。这几年,杜亚东靠咸菜疙瘩发了家,4口之家的他是全镇有名的富裕户,杜家年人均6万余元收入中,大部分来源于咸菜疙瘩。他还说,现在只能坐门等客,等镇里张罗上了土城子牌商标,就上土城子外去卖。一旁的土城子村村委会主任王洪峰介绍说,像杜亚东靠咸菜疙瘩产业致富的农户,在人均仅一亩耕地的土城子村还有很多。村民杨淑兰率先将咸菜疙瘩真空包装后打入经棚超市,卖得异常火爆。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其中咸菜疙瘩收入占30%。他告诉记者,土城子的咸菜疙瘩之所以成品牌、上档次,依赖的是特有的水质、土质、原种和腌制工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里正积极努力,力争尽快把咸菜疙瘩产业做大做强,让咸菜疙瘩真正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和“聚宝盆”。

这时,一中型轿车戛然而止,一群操外地口音的男男女女拥进店内。那一袋袋称好的咸菜疙瘩,拎在客人手里,就像拎着稀世珍品,他们是那么爱不释手,咀嚼起来是那么津津有味,回味无穷。不用问,几百元的进项眨眼工夫就留在了土城子镇。目睹这一镜头,记者目瞪口呆。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内蒙古赤峰市发展改革委)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