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中旬期间,国内大部地区遭受雨雪天气的侵袭,使得农民售粮进度大幅放缓,同时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也遭到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导致产销区玉米价格的全面上行。不过,随着近期雨雪天气的结束,产销区玉米供应量有所增加,部分地区价格因此出现一波回落行情,但幅度相对有限。具体分析如下:
一、国家收购政策利好,东北市场主体对玉米后市较乐观
近日,东北部分地区再次出现降雪天气,这将有助于玉米加快脱粒,虽然降雪对目前玉米上市进度有所影响,但预计随着雨雪天气的结束,东北玉米上市量有望增加。与此同时,市场各贸易主体已无陈粮可销,而此前临储拍卖所得粮源因运输不畅而走货迟缓。
从国家正式公布的玉米收储政策来看,此次国家对东北玉米市场的收购政策从中长期来看仍是一项利好因素,因此,东北多数贸易商与用粮企业均对今年的粮食价格走势持乐观心态。此外,销区的价格偏高也将刺激东北玉米市场收购价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二、雨雪天气基本结束,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高位回落
随着目前华北黄淮地区天气条件的好转,部分地区道路交通运输正逐步恢复正常,玉米上市量因此较前期有所增加,市场价格也随之回落。不过,受当地农户惜售心理依然较强烈的影响,多数地区玉米价格回落的空间十分有限,基本维持在每吨20元-50元之间。预计随着天气条件的陆续好转,华北黄淮玉米价格短期内仍有继续回落的空间,但跌幅应十分有限。
三、销区市场近期陆续到货,市场玉米售价明显回落
本周以来,随着物流的逐渐通畅,南方部分销区市场玉米到货量较上一周明显增加,因此,上周持续大涨的销区玉米售价在本周也出现较明显的回落,其中广东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截至目前,广州港口新陈东北玉米成交价均为1950元/吨左右,较周初下跌60元/吨,究其主要原因是近两日港口到货数量已有增加。不过,本网认为此次南方玉米价格回调过程仍属于前期虚高价格的一次合理回归,后期销区玉米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综上所述,随着恶劣天气影响的渐渐散去,国内玉米整体价格将出现一次合理调整的过程,预计短期玉米价格将呈振荡走势,但波动幅度应相对有限。另外,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至此,今年东北玉米收购政策正式出台。从政策内容来看,国家鼓励南方饲料消费大省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且中央财政将根据实际到货数量(折合标准水分)给予 0.035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国内玉米整体价格趋涨的势头仍未改变。后期南方饲料企业对此次政策的执行热情将直接决定东北玉米价格的走势,值得市场各方密切关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