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正军绘(人民图片)
核心提示
12月29日,卫生部通报,拟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
取消乙肝体检是否符合公众利益?乙肝病毒到底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2月29日,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已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影响他人健康进行了周密认证,拟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
不得强制体检者接受“乙肝五项”检查
毛群安指出,为医学目的而开展的“乙肝五项”检查,检查机构应严格保护体检者隐私;为健康体检目的开展的“乙肝五项”的检查,检查机构应充分尊重体检者的选择权并保护其隐私,体检组织者不得强制体检者接受“乙肝五项”检查。
有关部门还将加强对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的权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