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国产大豆大部分地区价格基本维持坚挺,哈尔滨3780元/吨,佳木斯3760元/吨,齐齐哈尔3740元 /吨,集贤3740元/吨。在无补贴的情况下,油厂收购大豆压榨利润普遍亏损60-120元/吨,即使使用前期购买的补贴大豆生产,油厂同样几无利润,没购买补贴大豆的油厂基本只能停产停收。农民惜售心理依然较强,因车皮紧张,且运费上涨,贸易商出货缓慢。
周三,进口大豆到港分销价普遍走软,下跌30元/吨,大连港3810元/吨跌30元/吨,青岛港3860元 /吨跌30元/吨,天津港3810元 /吨跌30元/吨,黄埔港3950元/吨跌30元/吨。目前港口大豆库存约在400万吨左右,港口库存压力加大,预计1月份大豆到港量也将在400万吨以上,港口大豆库存将维持高位运行,后市价格仍存下行风险。
豆粕、豆油方面,北方再次迎来大雪降温天气,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油厂大都维持原有开工情况,目前东北产区大豆日进厂量普遍100吨以内,部分油厂受压榨亏损拖累被迫处在停产停收状态。
消息面相对平静,油厂豆粕销售多以执行先前预售合同为主,豆油成交仍较清淡,贸易商备货采购保持谨慎。
棕榈油期货市场高位震荡影响下,现货价格平稳。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多维持在6500-6700元/吨之间,市场整体需求十分的疲软,交投有限。 棕榈油港口库存降,后期到港较多,进口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库存方面,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约在38万吨左右,其中天津约9.6万,日照1.4万,张家港5.5万,实际可供销售仅在2万多,厦门2.7万,广州14.9万,防城1.3万,宁波1万。
菜油现货依旧坚挺、库存明显偏紧,前期进口菜籽压榨利润推动11月进口量较大,但后期供应仍显紧张。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