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日前有媒体曝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种是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另—种则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对此麦当劳中国公司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称,上述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7月6日《新京报》)
广州日报:应对“麦乐鸡事件”切勿慢半拍
食品安全正日益上升到全民重视的高度。无论是国内生产的食品,还是国外的舶来品,都应该有一整套具有可操作的检测、监控程序。特别是当某个食品出现问题时,职能部门更应该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以科学公正的态度,拿出令人信服的检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如此,方能既维护商家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长江日报:麦乐鸡事件背后的“本本主义”
民调显示,有七成网友不相信麦乐鸡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民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已经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依然是—副漠然置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种添加剂“不属日常检测项目”———这等于是—纸免责声明。法律法规不可能穷尽—切有害物质,而未知的食品安全危机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作为监管部门,究竟是死抱着—纸《标准》不放,还是对食品安全采取—种“零容忍”的态度,为公众筑起—道安全防护墙,并不是—个很难的选项。
沈阳晚报:食品安全的“中国标准”是啥样的?
同样是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为什么美国人认为其含有的两种化学成分“有安全问题”而予以曝光;而中国一些官方却认为是“合法使用”?为什么英国出售的麦乐鸡不含上述两种化学成分,而在中国却含有呢?正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句笑话,难道就是中国人身体是特殊材料制造的,能够食用这些带有化学成分的食品添加剂?麦当劳使用添加剂在我国和其他国家搞“双重标准”,以及美国与我国对待带有化学成分添加剂的不同态度,颇耐人寻味。
京华时报:麦乐鸡泥胶好似悬着的靴子
麦乐鸡使用的这两种添加剂究竟有没有问题?或是吃够多少就可能成为问题?如果有问题有无补救的措施?与以往多次发生过的情形一样,消费者再次陷于无所适从的困惑之中。尤其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麦乐鸡有好多是孩子们在吃。对于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们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显然更丝毫不能马虎。但在目前,消费者也只能在不安中等待结论。
燕赵晚报:“食品安全标准”保卫的是胃还是“添加剂”?
尽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曝光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玩具泥胶的消泡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同时还有化学成分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每个鸡块tBHQ含量为0.02%,而这一物质是从石油中提炼的,人体摄取1克会出现反胃、耳鸣、作呕等副作用,甚至会感到窒息和虚脱。美国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较真,注定了面对“添加剂门”的麦当劳在美国老百姓面前将不好交代。不过,尽管添加剂事件让麦当劳不得不在美国有“后院失火”之虞,但在中国市场却不必有“前院失守”之忧。君不见,同样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却不仅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甚至还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
编后语:
事实上,在美国可能因“添加剂门”而陷入麻烦的麦当劳,到了中国反而有了法律的保护,这个背后,更多暴露出的恰恰是食品安全标准的漏洞与问题。在这方面,中国人其实已经吃过了太多的苦头,从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到面粉增白剂,当食品安全标准屡屡对化学添加剂敞开大门时,食品安全标准究竟是在恪尽职守,还是在自摆乌龙,的确更需打上个问号。无论如何,食品安全标准应为人们的胃守好安全底线,而不是去把人们的胃锻炼得“百毒不侵”。
热点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