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造血”,发展庭院经济。根据贫困户意愿和劳动能力,实施庭院肉羊养殖扶贫项目。主要是通过企业帮扶、社会组织捐款等方式,为每户贫困户提供产业启动资金,鼓励引导贫困户利用庭院偏房、空地等资源,建设羊圈、购买种羊,足不出户发展特色种养。该项目涉及7个行政村的9户贫困户,预计每户贫困户年均收益5000元以上。 二是牵线搭桥,加强就业扶贫。依托东营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和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区内企业,开展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妇女入企就业增收。依托鲁百农超对接、后缪优质苗圃种植、润泰畜牧养殖等产业基地,通过合作社介绍贫困群众进入产业基地打工增收。目前,已有2名贫困群众入企就业,年收入5000元以上。 三是社会救助,强化教育帮扶。积极动员企业与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展贫困生“微心愿”活动,结合党员“亮身份、做好事、争先锋”活动,组织党员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满足贫困生“微心愿”。预计每名贫困生可收益500左右。受益贫困户涉及7个村9名贫困生。 四是低保兜底,强化生活保障。积极为符合低保标准要求的贫困户申请低保救助。全镇16户贫困户中现有低保户11户,目前正为1户贫困户申请低保。申请成功后,12户贫困户人均受益4000元左右。 五是残疾补助,助力残疾人脱贫。主要对全镇16户33名贫困户中的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提供残疾人保障,收益贫困户涉及8个村9名残疾人。
二是牵线搭桥,加强就业扶贫。依托东营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和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区内企业,开展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妇女入企就业增收。依托鲁百农超对接、后缪优质苗圃种植、润泰畜牧养殖等产业基地,通过合作社介绍贫困群众进入产业基地打工增收。目前,已有2名贫困群众入企就业,年收入5000元以上。 三是社会救助,强化教育帮扶。积极动员企业与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展贫困生“微心愿”活动,结合党员“亮身份、做好事、争先锋”活动,组织党员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满足贫困生“微心愿”。预计每名贫困生可收益500左右。受益贫困户涉及7个村9名贫困生。 四是低保兜底,强化生活保障。积极为符合低保标准要求的贫困户申请低保救助。全镇16户贫困户中现有低保户11户,目前正为1户贫困户申请低保。申请成功后,12户贫困户人均受益4000元左右。 五是残疾补助,助力残疾人脱贫。主要对全镇16户33名贫困户中的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提供残疾人保障,收益贫困户涉及8个村9名残疾人。
三是社会救助,强化教育帮扶。积极动员企业与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展贫困生“微心愿”活动,结合党员“亮身份、做好事、争先锋”活动,组织党员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满足贫困生“微心愿”。预计每名贫困生可收益500左右。受益贫困户涉及7个村9名贫困生。 四是低保兜底,强化生活保障。积极为符合低保标准要求的贫困户申请低保救助。全镇16户贫困户中现有低保户11户,目前正为1户贫困户申请低保。申请成功后,12户贫困户人均受益4000元左右。 五是残疾补助,助力残疾人脱贫。主要对全镇16户33名贫困户中的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提供残疾人保障,收益贫困户涉及8个村9名残疾人。
四是低保兜底,强化生活保障。积极为符合低保标准要求的贫困户申请低保救助。全镇16户贫困户中现有低保户11户,目前正为1户贫困户申请低保。申请成功后,12户贫困户人均受益4000元左右。 五是残疾补助,助力残疾人脱贫。主要对全镇16户33名贫困户中的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提供残疾人保障,收益贫困户涉及8个村9名残疾人。
五是残疾补助,助力残疾人脱贫。主要对全镇16户33名贫困户中的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提供残疾人保障,收益贫困户涉及8个村9名残疾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