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话题
凯文?莫兰:下一阶段,低效肥必将被高效肥取代
时间:2017-09-21 01:19:42来源:农资市场网作者:

诺泰尔首席科学家

凯文·莫兰博士是挪威肥料界顶级专家

曾在挪威雅苒公司任高级技术官等职务

他利用半生心血专注于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

在国际肥料业界有很高知名度、影响力

什么样的产品更适合中国的发展?

在肥料施用和研究方面,中国和国际的差距在哪里?

中国肥料需要向国际肥料学习什么?未来肥料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有没有更加前沿、环保、高效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

就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国际知名的肥料专家凯文·莫兰博士和诺泰尔(中国)CEO亚迪。

全球焦点:怎样让肥料更高效地使用?

“减少能源损耗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是一个闭环。这是全球肥料科学家要共同致力做的一件事情。所以全球的焦点就是:怎样让肥料更高效地使用?”

《农资与市场》:莫兰博士,您好,您能否给我们谈下全球肥料的趋势?

莫兰博士:当然。我做肥料40年了。在这40多年的生涯中,世界肥料行业经历了一种平稳的过渡。从最早的简单施肥,到现在的按需施肥,精准施肥,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从环境的角度讲,越是盲目的堆肥,越是能造成环境的困扰。肥料其实承担的是养活更多人口的任务,需要针对作物进行精准的释放。生产肥料是非常耗能源的,如果我们能够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肥料的使用率,或者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本身对环境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氮和磷对于环境的二次污染,也是对国际肥料或者世界肥料从业人员的一个很大的考验。能源损耗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是一个闭环。这是全球肥料科学家要共同致力的一件事情。所以全球的焦点就在这里,怎样让肥料更高效地使用?提高产量、提高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资与市场》:中国和国外相比在使用农资或者化肥的时候有哪些差异?中国要向国外学习什么?

莫兰博士:低效肥料存在的问题在于,世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低,N< 40%,P <20%。环境越来越糟糕,引发水质变坏,土壤沙化。发展中国家的下一阶段是低效肥料被高效肥料替代。

中国相对全球来讲,确实肥料的利用率是偏低的,但中国并不是最低的,发展中国家大都不高。它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人口的递增需要更多的粮食,需要更多肥料的施入,所以造成了现在肥料施用量很大,但是效率不高的局面。

从我的经验来看,中国肥料的施用还在一个向上的阶段。看一下欧美,他们在60年代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在追求一些亩产的增高。其实中国已经过了这样一个要量的阶段,我们现在要的可能是更好的食品。

我感觉可以让农民花更少的代价,去更科学、高效地种植庄稼,那么从农民自己、从对国家经济的高效性、有效性以及对子孙后代的环境保护来讲都非常好。

中国切入:使用高效的技术和原料

从单施氮肥到复合肥,再到添加中微量元素,再到协同增效。不再单独地去看氮磷钾,而让氮磷钾和这些中微量元素相互协同增效。这种高效的技术和原料能够确保减肥增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切入点。

《农资与市场》:就像刚刚您讲的欧美国家已经进入品质时代,那么他们是怎么切入品质产品的?中国应该怎么切入?

莫兰博士:1965--1995年期间,在欧洲有过三次绿色革命,这个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进程之一,只是可能没有被那么多的重视到,这30年我认为是一个辉煌的时期。

三次绿色革命期间,把作物每亩的产量不断提高,接连提高了三次。三次绿色革命期间科学家用了三种方法来提高产量:第一种是提高肥料的使用量,第二种是新品种种苗的引进,第三个提高植物的病虫害保护。

其实中国所要经历的也是这三个方面的进程。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在追求食品安全,追求食品品质,比如说营养的综合,不只是水果的甜度和口感,更多的可能会有‘能否有更均衡的营养来维持身体的健康’?从这个切入口来讲,和我想进入中国的一些最初的想法吻合。

诺泰尔提供的是一个综合的中微量元素的摄入方法。其实像印度、欧美一些国家他们也在加入锌等元素,但是诺泰尔试图加入更多的均衡性元素,这也是诺泰尔MTE+专有的技术。

其实我们谈的中微量元素,它是需要和氮、磷、钾有协同作用的,对我而言,可能中微量元素单独的添加只是属于一个阶段,它可以让作物做得更好,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添加了中微量元素却不一定能吸收。这些对中微量元素是这样,对氮磷钾也是如此。如果能有一种科技能让他们都变成离子状态被吸收并且将协同增效的效果做出来,这就非常完美。

回顾肥料的历史,就是一个平稳向上的过程。从单施氮肥到复合肥,再到添加中微量元素,其实诺泰尔做的是第四代产品——协同增效,不再单独地去看氮磷钾,而让氮磷钾和这些中微量元素去相互协同的被吸收。这种高效的技术和原料能够确保减肥增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切入点。

零增长:是底线,也有科技支撑

大家都在为产能着想,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为环境买单?!2020年化肥零增长政策已经告诉大家底线在哪里?我对此政策非常钦佩,让企业生产更高效的肥料,培育更高效的施用技术。

《农资与市场》:吸收率提高了,我们就需要投入那么多肥料了。

莫兰博士:中国的农民都在很努力地种地,为了让产量上去,像尿素之类的可能会增加一倍或者几倍的投入,但是真正能吸收的可能很少并且会继续恶化土壤。那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也跟中国企业接触很久,其实我蛮佩服中国企业的,提出缓控释肥等一些技术,增加肥料的利用率。

除了包膜尿素,硝硫基本身就是一种很好高效肥料,从大势上面来讲,是最符合中国的政策和世界肥料高效施用的。譬如,可能一般尿素会有50%会损失,但是硝硫基只会有2%-3%的损失。

每年有6000万吨的氮肥施用在中国,已经太多了,大家都在为产能着想,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为环境买单?!6000万吨只有2000万吨被吸收利用了,还有4000万吨跑到大气里对环境继续造成污染,对土地造成污染。

中国的这个2020年化肥零增长政策很好,我对中国的这个政策非常的钦佩。这个政策不是说不用化肥了,而是政府告诉大家底线在哪里,上限就是这里了,大家去想其他的办法来更高效的使用肥料。同时,我们这些科学家也都在证明,2020不是个虚幻的概念,而是有科技支撑的。

终极目标:传递有效价值,和农民建立信任

以用户为核心,我们希望建立的是口碑用户。我们希望传递有效价值,和农民建立起信任,这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农资与市场》:协同增效、MET+活性中微量元素、智能控制土壤酸碱度,这么多技术来帮助作物达到好营养,好吸收,这些产品在中国应该有广泛的适应性!我还想问,我们有了好产品、好技术,那么怎么样更好的推向市场?

莫兰博士:我们从三个层面推广,首先将价值有效传递、传播。

第一,所有创新性的技术,都会从生产的成本,包括研发上面,如果能够把产品的价值充分的传递给农民,那么你就赢了,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

第二在各个地方推广示范田。今年要做到200块精品示范田,而且全程有农化专家跟随指导。做示范田的方式慢慢形成口碑,这也是我和亚迪达成的一个共识,不会去强推。

第三,传播高效的技术及应用。

亚迪:我要强调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我们的信心和农户的信任,跟农民保持坦诚,保持一致性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是想通过长期的跟踪跟农民建立起来信任,如果做到了,那么诺泰尔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

《农资与市场》:莫兰博士,您能给我们诺泰尔谈谈未来几年的规划吗?

莫兰博士、亚迪:第一,以用户为核心,我们希望建立的是口碑用户。

第二,我们会全力传播更高效的技术和应用。我们会更精准地做一些示范,希望尤其是在香蕉、菠萝、瓜菜这些作物上面让用户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从左至右范明霞、亚迪、赵丹、莫兰博士】

【后记】诺泰尔CEO亚迪表示:“莫兰博士是一个有农业情怀的人,从他过往的一些经历,包括他对全球、对中国趋势在一些判断,他感觉这是进入中国最好的时间。我们针对区域性的作物拿到了全部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在水肥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我们的贡献,包括怎么去应对整个土壤的酸碱化,怎么去通过协同增效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产增效,我想这就是诺泰尔这个品牌对中国的一个助力吧。”

《农资与市场》记者:赵丹

(欢迎转发、评论,如果想和作者或受访者交流请在评论区留下联系方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