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讯 史富生今年已63岁,是阳曲县北小店乡的一名电影放映员。1971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一干就是46年。即使1986年担任了乡文化站站长,放电影的事情他一天也没放下。
说起当放映员的经历,老史既十分感慨,又充满了深深的感恩之情。从小就对电影有着特殊兴趣的他,因为在学校时学习成绩优秀,初中毕业后被刚刚担任公社领导的班主任老师推荐当了公社的电影放映员。虽然一年只补助360个工、4毛钱,吃一顿派饭还得给老百姓家交5分钱、2两粮票,但史富生还是对这份工作感到了满足和骄傲:拉着电影机一进村,身后就会跟上一群欢呼雀跃的孩子:“放电影了!放电影了!”村里的男女老少也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最让老史难忘的是:那时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白面,有时过年家里包饺子的白面还得掺上红面。但只要放映员一进村,村干部就会从集体的库房称上1公斤白面交给管饭的百姓家并再三叮嘱:“招呼好啊!”老史感慨地说:“就在那么困难的年代,我们放映员也几乎是天天吃白面。”
那时生活条件差,交通运输更不便利。电影放映机主要是靠毛驴驮、马车拉,而取一趟电影片子更是费死劲。从公社到阳曲县城60公里,没有直达车。只能先骑30公里自行车到向阳店,再坐公交车到县城。取了片子坐车回到向阳店,再用自行车带着片子回公社。一趟下来,几乎就是整整一天。到晚上又得接着放电影。
一年到头很少休息
21岁,史富生结婚了。新婚后的一天,在外连续奔波几天的史富生回到了家,妻子又惊又喜:“这下可能在家里住几天了吧!”史富生抱歉地摇摇头:“我回来看看,一会儿就得走。村里人还等着我放电影呢。”妻子泪汪汪地再三挽留,史富生还是忍痛离开了家。几十年过去了,说起来老史眼睛忍不住还有些湿润:“这是我最对不起老婆的一件事!”
老史家在农村,妻子是农村妇女,早年在队里劳动,实行责任制后,还得种家里的几十亩地,照顾3个孩子。老史忙了白天忙晚上,黑夜别人休息了,老史才刚刚开始工作。最忙时,晚上骑车10多公里到外村放电影,放完电影太晚了,只能就地找个地方休息。一大早起来又骑车赶回家里和别人一起搭伙互助干地里的农活。即使这样,对妻子和家人的歉疚也时时缠绕着他。“没办法,谁让咱选择了放电影这个行当呢!”
品尝过农村电影兴盛的甜蜜,也咀嚼过农村电影低迷的苦涩,老史见证了农村电影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8.75毫米、16毫米胶片放映机到今天的数字放映机;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再到今天的数字电影;从驴驮、马拉到摩托车、汽车,老史见证了农村电影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他也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
一度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萎缩,加上文化多元的影响,农村电影失去了往日众星捧月的辉煌。有时两部电影放完,老史只得去光棍汉家里休息,又脏又乱又臭的屋子,整整忙碌了一天的老史却被熏得难以成寐。
最困难时,老史不得不向信用社贷了300元钱用以周转。妻子忍不住埋怨:“挣不下钱,还得赔钱!你图个啥?”路上有人碰见老史也不解地问:“你还演(放映)呢?”从问话里老史听出两重意思:一是这么困难,你还坚持呢?二是放了一辈子电影也没混出个名堂,真没出息!
五味杂陈过后,老史意志弥坚:“你说我还演呢?我就是还演呢!只要我能动,我就要一直演下去!毛主席说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当然没有长征那么伟大,但我干的事也是宣传队、播种机的事。我走村串乡为农民放电影,宣传的是先进文化,播种的是正能量,我觉得挺值。”
一辈子离不开电影
2015年,老史从乡文化站站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家人劝他:咱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不愁吃、不愁穿,这下总该轻松一下,歇口气了吧。老史却说:“咱不图挣钱多少,电影陪了我一辈子,这一辈子我也离不开电影。”一如既往,横跨两个乡镇、17个行政村,从每年5月到10月,每个村最少放映12场,全年最少放映204场,老史年年超额完成任务。
几通电话打过,因拿钥匙的村干部在外开会赶不回来,放电影的场地开不了门,老史只得改弦易辙,发动摩托车赶往几公里外的苏村。
这样的经历在老史放映生涯中简直太稀松平常了。漆黑夜里摔进路旁排水沟的惊魂一幕、瓢泼大雨中泥泞路上推着摩托车的摸爬滚打、无暇耕田种地照顾家人的惭愧负疚、被人认为不识时务不懂得见风使舵的冷嘲热讽,在老史看来都是过眼云烟,从来也不放在心上。46年的风风雨雨、曲折坎坷,数不尽的苦辣酸甜、世态炎凉,老史只视作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小插曲。他在意的是:困难年代,老百姓给他吃的家里过年也很少能吃上的“猪肉、豆腐、粉条子”;他欣慰的是:村里人亲昵地叫他“老史”甚至有意把他名字省略了一个字,称他“史富、师傅”;他满足的是:十里八乡,他可以随便推开哪一户老百姓的家门,吃顿热乎饭、睡个安生觉;他感恩的是:放电影让他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身份,成了一名国家干部,临老了还能领4000多元的退休金。46年,1.4万余场电影、超过200万人的观众、数不清的荣誉证书,老史就用这样一组数字抒发着满心的感恩,书写着普通而不平凡的人生。“咱一个普通人,就干了这点平凡的事,老百姓就这样尊重咱、抬举咱,还有什么比这更充实的呢?”
一路上,迎面驶来的小车不时有人打开车窗向老史挥手致意。进了村,人们围拢过来熟稔地和老史打招呼。还有人过来帮着老史抬箱子、挂银幕。有人急着向老史打听:放啥片子?老史微微一笑:“好片子,打仗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