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江苏吴江农民起草“蚕蛹虫草”生产技术标准
时间:2017-11-16 00:57:11来源:三农网作者:

  11月15日讯 丝绸之府苏州吴江向来不缺少因丝而兴、因蚕致富的企业家,震泽人杨祖根正是其中翘楚。他虽非大富,但因他之努力,吴江有望诞生一个与蚕相关的新产业。近日,他的企业完成了江苏首个蚕蛹虫草地方标准,牢牢控制了蚕蛹虫草的行业话语权。他把一条蚕发展成“一条龙”:形成了蚕丝被、蚕生物制品(蚕蛹虫草和蚕丝面膜)、生态农业三个特色鲜明的板块。他的企业苏州家和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各项专利1080多项,是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也是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承担单位,企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

  ● 从一个蚕蛹看到一个大商机

  蚕蛹,蛋白质含量为12.9%-15%,氨基酸含量为7.31%-9.14%,民间和国外就有吃蚕蛹的习惯。

  作为蚕桑丝绸产业链上的副产品,蚕蛹被当成饲料和肥料使用,老杨却看到了商机。在一次科技局产学研对接活动中获悉,上海市农科院在用玉米和小麦培育北冬虫夏草,杨祖根就主动上门攀亲,思考怎么把蚕蛹和冬虫夏草联系起来,几经周折,最后上海专家被震泽优质的蚕蛹优势和老杨这个创意点子所打动,开始了真正的产学研合作。然而从实验室到工厂化培育的过程并不那么简单,上海专家原来用玉米作为培养基培育蛹虫草的技术基本成熟,现在用活体蚕蛹作为培养基来培育,有好多的工艺参数需要重新实验和调整,活体蚕蛹的创口容易感染,员工和环境细菌的把控更难,特别是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的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喜欢挑战的老杨和上海专家一起联合公关,终于成功了,随后又通过反复试验完善,终于总结出了一整套技术工艺。


  2009年,老杨带着蚕蛹虫草和产品检测报告进京,在农业部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样更加坚定了老杨的信心,此后每年有展会的地方都会看到老杨的身影,经过几年不断地宣传、推广,他逐步把蚕蛹虫草推向了市场,并且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蚕蛹虫草”这个名称,以此与北冬虫夏草、蛹虫草等的区别。今年初,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朋友掌握这个技术,他起草制定了蚕蛹虫草生产技术标准,并且入选江苏省蚕蛹虫草生产技术标准。

  ● 从一只产品扩展到产业群

  蚕蛹虫草培育推出后,老杨又在考虑蚕蛹虫草深加工的开发。2010年,企业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开发了蚕蛹虫草胶囊;2011年,企业又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了蚕蛹虫草浓缩液,为国内黄酒企业配套,生产养生黄酒。2013年企业再接再厉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发了智能蚕蛹虫草养生茶萃取系统,可以使蚕蛹虫草的营养成分充分吸收,开创了农业生物科技与智能茶饮科技的完美结合。

  上述“成绩单”还不能让杨祖根满足,他又“不安分”地在蚕茧上做足文章,与苏州大学合作研究解决丝绸吸湿性差的难题,与上海农科院合作解决蚕丝蛋白分解提取和配五值难题,历时一年多开发出蚕丝面膜。至此,当年的一条蚕靠着老杨的聪明才智,已经发展出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群。

  目前,杨祖根正在着手规划一个建筑800多平米的集展示、科普、体验于一体的蚕桑养生文化博物馆,与丝绸小镇遥相呼应,尝试产业与文化的融合。他希望通过文物实物、文献、图片资料、蚕衍产品展示,养生体验,蚕养生文化的渊源等,让人们在追梦农耕文化之余,体验蚕养生文化的魅力,不甘寂寞的他在把一个个年轻时的梦想变为现实。

  ● 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

  杨祖根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14年,他发起成立了苏州吴江区家和残疾人扶贫创业服务社,主要是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免费技术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脱贫致富,圆小康梦想;服务社积极创新残疾人扶贫方法,探索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几年来免费为全区残疾人举办了十四期生态农业新技术培训,受益980多人次,目前已经安排21名残疾人灵活就业;服务社通过授业帮扶、就业脱贫、创业致富的助残扶贫的做法,受到中残联领导的高度肯定。其服务品牌“圆梦驿站”已经成为吴江残疾人扶贫创业的一张闪亮名片。他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对公益事业的热爱。

  杨祖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帮残扶贫的博大爱心和润物无声的朴实行动演绎着吴江人互助、互爱的时代乐章,也是千万个吴江农民创新、创业的缩影,他的言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被评为2014年度吴江十大慈善之星、2015年苏州市劳动模范、2016年江苏省劳动模范、2016年江苏省扶贫助残先进个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