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总额: 1700万元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述
桃花源隐士林项目是响应党中央号召,为了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而推出的一项利国利民的优秀文化旅游项目。桃花源自秦就有秦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后为历代高士隐居清修著文立论之所,更因晋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遐迩;也是中国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享有“洞天福地”和“武陵玄都”之美誉;更是一方人与自然相互摄容融的民族传统文化发祥地。因此,按照《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意境,结合世外桃源人文景观的设计,突出世外桃源“世外” 文化旅游的专长,来开发建设桃花源隐士林,这是挖掘提升桃花源旅游区品牌地位的有效方式。
桃花源隐士林文化旅游项目是以《桃花源记》意境为内涵,以古典传统民俗文化为支柱的人文旅游新景点,她是集探古揽胜、文化探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身心体验、修心养性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根据全国旅游景点设计、旅游市场分析情况,桃花源隐士林项目从内容到形式融入了全新的理念思想、引进了全新的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时间长、社会效益双收的特点,而且公益性强,深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特别是山村农民的拥护,确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项目。
二、自然历史条件
桃花源隐士林即古“神仙窟宅”、“灵仙之府”、“玄洲坛城”,今系桃源县桃花源镇青山、三合、茶庄、双峰四村和鼎城区喜洋村属地,亦为桃花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范围。园林门坊距“319”国道0.9公里。占地约350公顷,是一处群山拱卫之中的山腹洞天。境内青山秀水,阡陌交通,良田美池,竹篱茅舍,自然妙造,胜迹天成。是为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指的秦人隐逸圣地。桃花源为中国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享有“洞天福地”和“武陵玄都”之美誉。故此,桃花源隐士林,是一方人与自然相互摄融的民族传统文化发祥地。
三、项目实施意义
桃花源隐士林项目是一个联动性很强的项目。项目涉及林业、农业、建筑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医药健康、服务等产业行业,据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上缴利税110万-330万元人民帀;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1000多个就业岗位;解决五个村3000多名农民的增收问题;可塑造、提升桃花源旅游区的文化品味和品牌地位,带动整个旅游区的发展跃升;可以探索出一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的发展之道;可以为全国文化界提供一条如何开发人文资源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腾飞做出贡献的借鉴道路;可以营造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全新的“世外桃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四、功能分区及景点规划(略)
1. 迎宾服务站——隐逸人文旅游接待区
2. 隐士游乐圈——欣赏自然景观游览区
3. 天然艺术谷——隐逸文化寻古游览区
4. 香格里拉谷——多元文化融合游览区
5. 七星放生池——古典文化探玄游览区
6. 文化交流谷——学术研讨创新实验区
7. 洞天福地谷——桃源文化研究开发区
8. 隐士茅庐群——桃源真境隐逸修养区
五、环境容量
按照国家环境规模估测,隐士林环境容量为24.8万人次/年,参考外地类似园林设定为18万人次/年。
联系人: 钟伟
电话: 13873703919
邮箱: 655261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