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再出重拳力挺农田水利 布局12股迎接十年辉煌期
时间:2012-01-16 09:21:01来源:作者:
水利部农业部联手加大农田水利投入
“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总额将达1.8万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将占20%
水利部、农业部日前签署《关于加快水利和农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在规划制定、工程布局、项目建设、政策协调等方面加强合作,大力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总额将达1.8万亿元。
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尤为重视,去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明确了一系列支持农田水利的重大政策举措。而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对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此背景下,农业部和水利部就加快水利和农业发展展开合作。据了解,双方合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重大规划协调,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三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四是加强防汛抗旱协作,五是推进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六是推进牧区水利发展,加大农垦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
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根据合作备忘录,水利部将与农业部积极争取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加大对基层抗旱服务队、防汛机动抢险队、水利科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加大农村水利科技创新力度。
事实上,除了两大部委的重视外,国家在财政方面也给予积极支持。根据安排,到2015年,全国水利投资总额将达1.8万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将占20%。而财政部也表态,将会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规模,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加强大中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改造升级。
水利部农业部签署《关于加快水利和农业发展合作备忘录》
1月10日,水利部、农业部签署《关于加快水利和农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在规划制定、工程布局、项目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服务、资源保护、政策协调等方面加强合作,大力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水利对农业的支撑保障能力和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今年粮食和农业发展继续保持好势头提供保障,为顺利实现水利和农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水利部部长陈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签字仪式。
陈雷在讲话中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明确了一系列支持农田水利的重大政策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迅速掀起了全社会大办水利、大兴水利的高潮。
陈雷强调,根据合作备忘录,水利部将与农业部积极争取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加大对基层抗旱服务队、防汛机动抢险队、水利科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加大农村水利科技创新力度;及时通报年度水利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计划,积极应对灾害天气影响,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建立两部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水利、农业发展中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韩长赋在讲话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好形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最基础、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水利对粮食和农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去年是我国水利辉煌的一年。中央发布1号文件聚焦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中央首次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对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好势头的重大支持。
韩长赋强调,“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确保国家粮食、生态和经济安全,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农业部愿与水利部一道,在重大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实施、节水技术推广、防汛抗旱、资源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力推动农业与水利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据了解,双方合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重大规划协调,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三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四是加强防汛抗旱协作,五是推进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六是推进牧区水利发展,加大农垦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
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水利部农业部有关部领导。
2012水利投资主题研究:政策推动水利建设再现十年辉煌
建筑和工程
研究机构:瑞银证券分析师:于洋撰写日期:2012年01月09日
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全球平均的1/3,属于轻度缺水国家,而降水的年际波动和年内集中又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每年有近25%农作物受影响,仅2010年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已达5255亿元。
过去十年我国水利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利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长期低于1%。
2011年初,中央政府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未来将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完善水资源配置建设,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总额将达到1.8万亿元,水利投资建设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
为保证水利建设投资,政府细化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我们测算水利建设基金规模将有望达到700-750亿/年,加上10%地方政府出让收益整体规模约为1400亿/年,基本可以解决70%-80%的地方水利资金来源。我们预计2011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额在3000亿左右,至2013年将有望接近4500亿,达到投资高峰。
从细分领域来看,我们判断农田水利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有望率先启动,2011-2013年将迎来建设黄金期。
2012年水利行业策略报告:关注排水端与节水端的投资机会
建筑和工程
研究机构:天风证券分析师:林乔松撰写日期:2011年12月14日
“十二五”水利投资CAGR将达15%以上。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水利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55倍;年均投资规模为3600亿元左右,较2010年增长50%以上;年均复合增速在15%以上,是“十二五”期间投资增速最快的基建行业。
“十二五”水利投资或呈现前低后高态势,明后年有望进入加速期。今年以来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或核定中央立项项目37项,总投资规模约1775亿元;水利部已审批和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立项项目42项(包括已批复或核定的37项),总投资规模约2356亿元,其中工程规划3项、项目建议书7项、可行性研究报告21项、初步设计报告11项。
水利投资所需增量资金可以由提取土地出让收益实现基本覆盖。此前,我国水利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国家投资(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性资金)、自筹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利用外资、企业债券等。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2010年我国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94万亿元,一般土地出让净收益占收入的40%以上,我们保守按照40%予以估算,则2010年可新增约1176亿元(=29397亿元。
40%。
10%)水利建设资金,可以基本满足新增水利投资的资金需求。
重点关注城市排水和农田水利两大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1)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投资约占水利总投资的70%。从过去几年来看,水利建筑工程投资增速略低于水利投资增速,但波动基本保持一致。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水利工程投资的增速在15%左右。建议关注葛洲坝(行情,资讯)(600068)。2)供排水管材:PCCP的下游需求主要是跨区域输水工程、城市和工业管道工程、农业节水工程和原有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等四大类。根据“十二五”水利规划,农田水利建设的复合增速将达到23%,但农业节水工程的PCCP需求仅占5%左右,而占比较大的跨区域输水工程(36%)、城市和工业管道工程(32%)增速则较为平稳。因为,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对PCCP的需求难呈爆发增长之势。在发达国家,40%-50%(按重量计)的塑料管应用于埋地排水管网系统。而我国塑料埋地排水管发展较晚,2008年我国塑料埋地排水管市场销售量仅占当年塑料管道销售量的13%。根据《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2010年我国城市塑料埋地排水管的使用量将达到各种埋地排水管道总量的30%。“以塑代钢”、“以塑代水泥”是未来我国埋地排水管道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建议关注纳川股份(行情,资讯)(300198)、伟星新材(行情,资讯)(002372)和青龙管业(行情,资讯)(002457)。3)节水灌溉:根据“十二五”节水灌溉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亿亩,全国70%大型灌区和50%中型灌区完成配套续建和节水改造任务,共涉及灌溉面积近2.83亿亩。我们估算“十二五”期间滴灌市场容量在587亿元左右。建议关注大禹节水(行情,资讯)(3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