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小麦、玉米种植大省。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特点,山东省农机部门自2002年开始,结合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先后在历城、惠民、昌邑、章丘等2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专家联合攻关,研制生产出了适合山东特点的多种型号的带状旋耕免耕施肥播种机。采用大行距、宽苗带、防缠绕、防堵塞、增加筑畦装置和一机多用等创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播种机易堵塞、播种质量差、灌溉难和投资大等问题。先后获得技术专利8项。目前,全省已有9家企业,10多种型号的免耕播种机进入了省农机推广和补贴目录,为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提供了良好的装备支撑。
经过4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了适合山东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实现了从夏季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贴茬播种,到秋季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及病虫草害防治的全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一年机械只需进地4~5次,即可完成种植和收获全部作业。
为了使保护性耕作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根据不同条件,形成了相应的种植模式:一是黄河灌区及大水量井灌区采用筑大畦模式;二是小水量井灌区采用小畦模式;三是山丘旱田采用不筑畦模式。在畜牧养殖区,还形成了玉米秸秆高留茬青贮作业模式。实践中,重点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鼓励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总结形成了玉米联合收获与小麦免耕播种一起抓,重点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