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在吕梁市离石区严村的吕梁天晟农副产品加工厂内,几位青年农民正在忙着将小杂粮进行精心包装,送往超市。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农副产品都有闪亮的 "名字"-- "信义香"牌注册商标。忙得满头大汗的厂长张建国高兴地说:"村里通过注册商标,使得这些山窝里的"土产""土货"身价倍增,不仅好卖,而且价格高!"和张建国一样,信义镇严村很多农民尝到了发展品牌农业的甜头,生产的无公害大棚绿色蔬菜同样走俏市场。
严村属离石小东川,素有"米粮川"的美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严村的农民就依靠科技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目前,全村有蔬菜大棚80多个,而且还年产小米、莜面、黄豆等小杂粮5万多公斤,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然而,多年来,由于当地群众品牌意识不强,没有注册商标,缺少包装和宣传推介,导致生产出的优质农副产品效益低,价格波动大。为了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该村注册登记了全区第一家昌信蔬菜专业合作社。去年又成功申报了 "昌信""严村""信义香""张来生及图像""东川香"五个涉农商标。"信义香"小杂粮品牌还获得了国家商标局注册,"昌信"牌蔬菜商标也通过了国家商标局初审。
有了品牌"身份证",严村的农副产品也悄然走俏,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无限商机,更为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展出了一条新路子。在严村的蔬菜大棚内,记者看到农户们正忙着采收果实,一筐筐西葫芦、西红柿正运往市区。据村党支部书记张来生介绍,他们的5个商标全部注册后,明年,小杂粮加工将由现在的1万公斤增加到5万公斤,蔬菜产量也将突破50万公斤。届时,严村农产品将成为吕梁山上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张新名片。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