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西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执行201.92亿元,增长20.4%。
全省财政部门加大惠农补贴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中央涉农补贴政策,对30个产粮大县进行奖补,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实行良种补贴全覆盖。继续巩固实施山西省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等地方惠农补贴政策,追加整合资金6.9亿元,支持新出台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支持实施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全省纳入全国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促进了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等“三大区域”和运城、晋中、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又有新发展。
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各级财政累计筹资300多亿元,支持全省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通广播电视任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扩大到31个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支持完成2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任务,帮助2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5万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得到改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