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惠农工程
2011年春季山西省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时间:2011-03-15 10:34:0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为加强春季作物科学施肥指导,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结合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了《2011年春季主要作物施肥指导意见》。总体原则是:各地要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施肥时期,采用科学施肥办法,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励多施有机肥料,倡导秸秆还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综合产出能力;突出今年春季干旱少雨特点,有针对性合理调控水肥管理,以肥促水,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山西省今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如下:   一、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肥水管理原则   (1)根据底(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因地因苗追肥。   (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用量和时间,水、肥管理相结合。   (3)抓住早春土壤解冻和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数;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倒伏贪青。   2.肥水管理指导意见   (1)受旱严重的麦田:对于受旱严重、出现点片黄苗、死苗的麦田,于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浇水保苗,同时每亩施用尿素7-10公斤,促苗返青早发,待返青生长后再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麦苗偏弱群体不足的麦田,可在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追肥浇水,群体适宜的麦田应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   (5)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采取中耕镇压,减少氮肥施用,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施每亩施尿素8-10公斤。   (6)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镇压与划锄结合,提墒保墒,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趁早春土壤返浆或降雨,用化肥耧或开沟每亩施入尿素5-7公斤,如果生育中后期遇降雨每亩再追施尿素5-10公斤。   对底肥没施磷肥的或缺磷田块要配施磷酸二铵,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的,可采用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也可通过施用有机肥覆盖,起到保温、保墒、改善营养的作用,促进水肥协调。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钼、硼、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果树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苹果   1.存在问题   苹果主产区的主要施肥问题包括:(1)集约化果园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春夏季果实膨大期施用氮肥数量和比例过大,肥料增产效率下降;(2)非集约化果园、山地果园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果园有机肥料投入数量不足,果园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差;(3)非石灰性土壤老果园的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锌和硼缺乏时有发生。   2.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2)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根据树势和树龄分期施用氮磷钾肥料;   (3)出现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肥和熟石灰改良土壤。   3.施肥量及比例   (1)亩产4500公斤以上果园:氮肥25~40公斤/亩,磷肥10~15公斤/亩,钾肥20~30公斤/亩;     亩产3500~4500公斤果园:氮肥20~30公斤/亩,磷肥8~12公斤/亩,钾肥15~25公斤/亩;     亩产3500公斤以下果园:氮肥15~25公斤/亩,磷肥6~10公斤/亩,钾肥15~20公斤/亩。   (2)早熟品种、或土壤肥沃、或树龄小、或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2~3方/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3~4方/亩,化肥分2~3次施用(晚熟品种3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第二次在6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增加钾肥用量;第三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   (3)土壤缺锌、硼和钙而未秋季施肥的果园,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公斤、硼砂0.5~1.0公斤、硝酸钙30~50公斤,与有机肥混匀后早春施用;缺硫果园应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也可适当施用硫磺。   (二)桃   1.存在问题   桃园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忽视施肥和灌溉协调作用。   2.施肥原则   (1)加强有机肥施用比例,依据土壤肥力和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2)不同品种的春季追肥时期要有差别,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追肥时期早,追肥次数少;   (3)与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宜出现涝害的平原地区需注意结合起垄、覆膜或果园生草技术;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表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   3.施肥量及比例   (1)有机肥施用量:早熟品种、或土壤肥沃、或树龄小、或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1~2方/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2~3方/亩; (2)化肥施肥量: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的桃园:氮肥18~20公斤N/亩,磷肥10~12公斤/亩,钾肥20~23公斤/亩; 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的桃园:氮肥15~18公斤/亩,磷肥7~10公斤/亩,钾肥17~20公斤/亩; 产量水平1500公斤/亩的桃园:氮肥10~12公斤/亩,磷肥5~8公斤/亩,钾肥12~15公斤/亩;   (3)施肥方法:全部有机肥作基肥于秋季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施用,采用开沟土施方法施用。50%的磷肥和钾肥及40%的氮肥一同与有机肥基施,其余氮磷钾肥按生育期养分需求分次追施;化肥施用一般在桃树萌芽期(3月初),硬核期(5月中旬)和果实膨大期追肥2-3次(早熟品种2次、晚熟品种3次);   (4)对去年早期落叶或负载量过高的果园,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每隔7天1次,按2次尿素与1次磷酸二氢钾的比例喷施,浓度为0.3~0.5%; (5)如施用有机肥数量较多,则秋季基施的氮、钾肥可酌情减少1~2公斤/亩。     三、设施番茄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存在问题   我省番茄栽培设施多为日光温室,存在的主要施肥问题如下:(1)过量施肥现象普遍,氮磷化肥用量偏高,土壤氮磷养分积累明显;(2)养分投入比例不合理,非石灰性土壤钙、镁、硼等元素供应存在障碍;(3)过量灌溉导致养分损失严重;(4)连作障碍等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养分吸收效率下降,蔬菜品质下降。   2.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调减氮磷化肥数量,增施钾肥,非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早春生长前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合理灌溉施肥;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C/N比的有机肥,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达到除盐和减轻连作障碍目的。   3.施肥量及比例   (1)苗肥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m2苗床施经过腐熟的禽粪60~10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2~3方/亩。 (3)产量水平4000~6000公斤/亩:氮肥15~20公斤/亩,磷肥8~10公斤/亩,钾肥20~25公斤/亩; 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氮肥20~30公斤/亩,磷肥10~15公斤/亩,钾肥30~35公斤/亩;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氮肥30~38公斤/亩,磷肥15~20公斤/亩,钾肥35~40公斤/亩。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条(穴)施,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间分3-10次随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不超过5-7公斤N/亩;   (4)菜田土壤pH<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钙肥50~75公斤/亩、镁肥4~6公斤/亩,根外补施2-3次0.1%浓度的硼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